放假真好 发表于 2021-7-7 22:30:55

转载: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

                           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                            文 | 周公子https://mmbiz.qpic.cn/mmbiz/icB0yCLh6LJu91ia36ryqgAMfr1ahXFuxCc8gsAdvDSM0ibFNrmp11uaP5CDib6T1WRibrWOjW4YcPCo6uib2dVE3UV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01
明朝洪武年间,苏州人范文从在朝为御史,因敢言直谏得罪朱元璋而下狱,问成死罪。
后,朱元璋翻阅案卷,看到其姓名和籍贯,心中一动,召其问之:
你该不会是范仲淹之后吧? 范文从回曰: 我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孙。 朱元璋听罢,默然无语,于锦帛上手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赐予范文从,并御口承诺,免其五次死罪。 同样是明代,有个叫范希荣的商人,贩货途中,遇强盗劫财。强人头目见其处乱不惊,举止不俗,随口发问: 你是读书人? 范希荣答: 是,我乃范仲淹后人。 强盗叹曰: 原来是忠良之后,不可害之。 于是呼啸退去,不伤范希荣分毫。 这两个故事,都载于明代古籍中。故事的主角,都因是范仲淹之后,而免灾去祸。 那么,宋人范仲淹究竟取得了何等经天纬地之功业道德,以至在故去300多年后,尚能庇佑子孙后代至如此? 欲答此问,得从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说起。 这一年,一位名叫朱说(悦)、时年29岁的地方节度推官上表朝廷,申请改名换姓、认祖归宗。 自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朱说的普通人,多了一个名垂青史、百世流芳的赫赫大名——范仲淹。 至于范仲淹人生的前半场为何姓朱名说,则又要从公元989年说起。 这年的某个灿烂秋日,范仲淹呱呱坠地,降生于一个祖籍苏州的基层官宦之家。可惜,时运不济,方至两岁,其父便撒手西去。其母因身为妾侍,不为正室与家族所容,两年后,贫无所依,遂携四岁的范仲淹改嫁时任苏州平江府推官的山东人氏朱文翰。 因此,范仲淹直到29岁,都随继父之姓,名为朱说。 以此观之,童年的范仲淹是不幸的,襁褓之中即丧却生身之父。同时,他又是幸运的,继父朱文翰为人宽厚,待其视如己出,“既加养育,复勤训导”,为其成长提供了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 而范仲淹也不负继父所望,早早便立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人生志向,自幼勤学苦读。

放假真好 发表于 2021-7-7 22:31:37

据北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记载,范仲淹年少时,曾寄宿在继父老家山东长山县的醴泉寺读书,当时其求学条件是这样的: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意思是说,在校期间,范仲淹每日煮粥一份,待粥冷却凝固后,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撒点齑(捣碎的姜、蒜、韭菜等)和盐调味,即为一天之饮食。 这便是“划粥断齑”之典故,与“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夜读”一样,都是贫而好学的代名词。 成年之后,知晓身世的范仲淹决意自立门户,远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苦读更甚。 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馕粥不充,日昃始食。同舍生或馈珍膳,皆拒不授。——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无数先贤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秀的人往往从小就不一般。 范仲淹也不例外,青年时期即频显过人之处。 例如,在应天府读书时,某个官二代同学,见其生活拮据,顿顿吃粥,便以珍馐美馔相赠。不几日,却发现饭菜丝毫未动,已然发霉,顿时大为不解: 好意给你改善伙食,咋还不领情,几个意思啊兄弟? 范仲淹听罢,先行致歉,而后解释如下: 同窗美意,不胜感激。可我一向艰苦惯了,今日若吃了这丰餐佳肴,往后还如何忍受得了顿顿白粥?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同学听罢,感佩不已。 又如在应天府求学的第四年,当地发生了一件千载难逢、锣鼓喧天的大事件——宋真宗亲临应天府,拜谒赵家祖庙。 整个应天府沸腾了。大家扶老携幼,倾城而出,争睹天子风采。 此时此刻,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范仲淹。但见其波澜不惊,独守书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解: 天了噜。能亲眼见到当今圣上,这是什么神仙福气,大哥你是怎么坐得住的? 对此,范仲淹头也不抬,淡然回曰: 如学无所成,见到皇帝又如何,书念好了,将来自有机会常见。 啧啧,你看,年纪轻轻,便有此等见识,此等定力,也难怪其与一众同学共访回应天府探亲的朝廷大员姜遵时,姜遵对其他人都不甚在意,惟独留下范仲淹,设宴款待,叙谈良久。更对其夫人断言道: 朱学究虽年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司马光《涑水记闻》 这话可谓完美预测了范仲淹日后出将入相的仕途成就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度。 不愧是老江湖。识货,太识货了! 就这样,五年南都求学,范仲淹昼夜诵读,自刻甚苦,终于大通六经之旨,于27岁进京赴考,一举登科。 名臣之路,就此开启。

放假真好 发表于 2021-7-7 22:34:26

03 步入仕途后,范仲淹在基层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39岁,才在晏殊举荐下入京为官,荣升秘阁校理。 人到中年才好不容易混进中央,换一般人肯定要如履薄冰,小心经营,以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可范仲淹却甫一上岗,就放出超级大招,做出一件把举荐人晏殊吓得心惊肉跳的生猛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 天圣七年(1029),20岁的宋仁宗(狸猫换太子的那位)打算在当年的十一月率领文武百官于会庆殿为其母刘太后祝寿。 此时,仁宗继位已有七八年,但朝政依然掌握在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手中,且其毫无放权之意。 皇帝都成年了,还不还政于帝,本身就很政治不正确,过个生日还要文武百官朝拜,那更是于理不合。 大臣们人人都知此事不妥,可太后大权在握,活动又是皇帝主动上赶着张罗,谁敢多言?! 嗨,你别说,还真就有人敢——得知此事后,人微言轻、且非谏官之职的范仲淹立即上疏抗议,言辞犀利: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意思是皇帝想要为母祝寿、以尽孝道,这无可厚非,可安排在后宫内廷,那便纯属家事,爱咋搞咋搞,你们娘俩开心就好。可如果要带着文武百官朝堂跪拜,那就成了国事。天子乃天下至尊,岂可向他人行此“亏君体,损主威”之礼,这既不符合祖宗之法,又会给后世留下错误示范,坚决不能够! 这封奏疏一上,人人都为范仲淹捏一把汗,晏殊更是火急火燎将其拎到一边,急赤白脸一顿骂: 希文啊希文(范仲淹字希文),你又不是谏官,这事儿轮的到你开口吗? 谁都知道这事儿不合适,为啥人家都不说?因为说了也没用啊!结果就你逞能,平地一声惊雷,扬名立万,风头出尽。 可你为我想过吗?好意提拨你来京城,结果你上来就在太岁头上动土,这不是坑我害我吗?! …… 晏殊之所以如此受惊加火大,是因为按照宋朝律法,大臣举荐的人才如若犯了事儿,推荐人需负连带责任。 以此看来,晏殊同志在举荐范仲淹时,显然背景调查做的不到位,因为按照范仲淹此前在地方为官的一贯风格来看,他上这么一本奏疏实在不奇怪,不上才怪了呢。 不信,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范仲淹进京前的光荣履历。

放假真好 发表于 2021-7-7 22:35:14

04
进士及第后,范仲淹初入官场,任职广德参军,相当于地方上的基层司法官员,负责决狱断案,官小而任重。在职期间,他坚守原则,秉公执法,时常“引囚访问,贵得其情”,为当地民众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 可如此较真,导致诸多陈年旧案都要推倒重来,引得太守数次盛怒,对其大发雷霆(旧案翻新,可不就是打领导的脸嘛)。 这要换一般人,叹一句“胳膊拧不过大腿”后,估计也就屈服了,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呐! 可范仲淹不一样,不仅与太守据理力争、毫不退让,还将争辩内容记录在宿舍屏风上,待期满去职,屏风已被书写的密密麻麻。 此后,范仲淹又于江苏泰州任盐仓监官,发现当地始建于唐代的捍海大堤,年久失修,每逢海潮来袭,摧毁房田无数。久而久之,导致原野荒芜,民不聊生。 面对此番局面,一般的盐官或许会自叹倒霉,分到这么个受灾区,还怎么完成绩效KPI?稍有良心的,也不过摇头加叹息,来一句可惜可惜。不然,区区一个基层盐官,又能改变什么呢? 可我们先忧后乐的老范依然不一样。见此情景,他心忧如焚,苦思对策,最后直接跨级别、跨部门向省级大员提出了重修捍海堤的建议(其实这完全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获批后,又在经费极少、人工短缺、后勤不足的困境中拉开工程序幕,中间还因极端天气,发生了一场损失不小的工伤事故,引发流言蜚语无数。但范仲淹意志坚定,不为所动,最终克服千难万险,历时三年,建起一条长达一百五十多里的捍海堰,使得当地重现土地肥沃、物产丰绕的旧时风貌。 除却事功卓著,更为难得的是,范仲淹虽身在地方,却始终心系朝堂大局,从宏观角度考虑着整个大宋王朝的国计民生。 天圣三年(1025),任职兴化县令的范仲淹作《奏上时务书》,直接上书太后和皇帝两宫,提出富国强兵的改革策略。 啧啧,一般的基层官员日常所想,不外乎是怎么搞好手头工作,多挣点年终奖,给老婆再添几件首饰,给孩子加报几个补习班。可人家范仲淹呢,还只是个区区县令,就已经胸怀天下,操起了宰相的心呐! 由此可见,人和人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思想和格局上。 再后来,其母去世,范仲淹丁忧(去官守孝)在家,依然是“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以无官之身向当朝宰相上万言长文《上执政书》,提出“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六项治国安邦之策,轰动朝野。 后世粉丝苏东坡,曾评价此书曰:
(范公)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观大节必于细事,观立朝必于平日。 一个在地方为官时,就具备宰相的政治视野和战略高度,频频给皇帝和宰执上书呼吁国政改革的人,面对百官为太后祝寿这等违礼之事,他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放假真好 发表于 2021-7-7 22:35:47

05
话接前文。 因反对百官贺寿,被晏殊斥责为轻狂躁进、贪图虚名后,范仲淹不卑不亢,回家便给晏殊修信一封,剖心置腹,以明己志。其中几句正气浩然、掷地有声,颇可显露范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襟怀气度,特录如下: 某天拙之效,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倘进用于时,必有甚于今者,庶几报公之清举。如求少言少过自全之士,则滔滔乎天下皆是,何必某之举也?!——《上资政晏侍郎书》 意思是说,我范仲淹自从蒙您提拔,一心想要为国尽忠,以不辜负您的知遇之恩。可万万没想到,今日竟因忠言直谏而取怒于您。如果您喜欢遇事缄默不语、只求自保的庸碌之士,这种人一抓一大把,又何必举荐我呢?! 啧啧,好一番“为国谏诤、舍我其谁”的忠勇之气,对比晏殊之明哲保身,高下立判。 正所谓“儒者报国,以言为先”。此后,范仲淹干脆再度上疏,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要求太后速速还政: 陛下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乞太后还政奏》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您老人家掌权太久了,也该交接给皇帝了。以后跳跳广场舞、练练保健操,做个安享清福的退休老太太,它不香吗? 此篇猛奏一出,不仅晏殊吓趴下了,连仁宗皇帝都惊得合不拢嘴: 我去,这话连朕都特么不敢说哇! 那可不嘛,太后辅政近十年来,这是第一次有人敢于上疏言及还政。 后来,范仲淹因此事官转外地,依然上疏太后,要求还政、还政、还政!——此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看到这,部分老谋深算、精通官场厚黑学的读者,可能要犯嘀咕了: 范仲淹逮着太后这事儿死咬不放,不会是看准了仁宗想亲政,以此搞政治投机,间接献媚皇帝吧? No, no, no,事情不是这样的。 后来太后去世,终于摆脱傀儡身份的仁宗计划反攻倒算,从前阿谀奉承太后者个个顺风倒,争相到皇帝面前爆太后黑料,以期站队博好感。 此时,又独有范仲淹,顶着人格高光逆向操作,语重心长劝诫皇帝: 太后辅政,是受先帝所托,并非师出无名。十多年里,对您也多有扶持保护之功,后虽有恋权不退之嫌,但也不能因此一处,就抹掉人家所有恩德。 再者,保全太后之声誉,就是保全圣上和朝廷的声誉,万望三思…… 一番入情入理之话,引得仁宗幡然悔悟,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你看,对范仲淹来说,其于官场上的一切进退行止,考虑的均非个人得失,而是一心为公,志在报国。 列位看官要是还不信,那咱们就继续上论据。

幸福女人 发表于 2021-7-18 08:51:28

千年不衰的文正公

崇龄子 发表于 2021-7-19 10:04:36

大爱之后的大德

贵法 发表于 2021-7-20 10:20:43

完人、完美

秘密花园 发表于 2021-7-25 21:47:41

贵法 发表于 2021-7-20 10:20
完人、完美

说的太好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没刺的刺猬 发表于 2021-7-25 21:52:56

千年不衰的学习榜样

活着就是折腾 发表于 2021-7-26 08:47:54

千古流传的典范

标新立异 发表于 2021-7-26 08:57:36

学习的好榜样

手中沙 发表于 2021-7-26 22:01:29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上学时学过的《岳阳楼记》

Angela 发表于 2021-7-26 22:03:22

千年不衰

Angela 发表于 2021-7-26 22:03:58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人生志向

咪表 发表于 2021-7-28 17:36:53

世界人民的榜样
全人类的榜样

独自疗伤 发表于 2021-7-28 17:39:00

文正公的一生光明磊落,又坎坎坷坷

不忘初心 发表于 2021-7-28 17:49:32

不忘初心,牢记苦民

水中鱼 发表于 2021-8-3 19:18:32

历代学习的榜样

雨儿 发表于 2021-9-2 09:47:37

千古留名,永垂不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