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憾的是去世早了些。
贴子不错支持一下 {:soso_e100:} 开会了,范氏宗亲的人们。
范学文化研究之五
成 德 军
在范仲淹文化研究中,涉及到其父亲范墉为三军掌书记,三军中的成德军就在我们河北省内,但是历史记载很少,我作为范仲淹的后裔,作为河北省范氏宗亲联谊会的负责人,有义务将成德军这个已经消失几百年的机构弄清楚,尽量给范学文化热心者、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于是2007年4月10日,.我专程来到成德军的驻地—河北省正定县调查,作大概的叙述。
成德军是唐玄宗开元14年(公元726年)皇帝李隆基为了对付北方匈奴(蒙古人)对中原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对中原的侵略所置的一支精锐、强悍的部队,是唐朝、五代、宋朝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也是国家的预备队,这支部队以当时最机动的马队为主驻扎在中原的北大门的第二道门—北方重镇镇定府西门外,占地250亩(今正定县成德街以西),组建初期的成德军名叫恒阳军(正定始称恒州),唐代宗元年(762年)李豫皇帝改为成德军(取成人美德之意);五代后唐天福7年(942年)石敬瑭将成德军改成顺国军;五代后汉天福7年(947年)刘知远将顺国军恢复为成德军。几百年来,名称改来换去很多次,不论怎么改变,也不论叫什么名称和番号,有一条始终没变,这就是兵马编制、防护地域、军务政务、军容军纪、实战能力始终是全国第一流的军队,有着全国第一流的装备,第一流的战斗力,维持着河朔(黄河以东、以北)地区安宁,面对着国家的头号对手—匈奴,守护着国家的北大门,监视着北辽动向,成德军的守护警备范围是恒州(正定)、冀州、深州、赵州,战线长达数百里的冀中平原一带,其指挥机关在正定西门之外,成德军的最高长官是节度使(司令员),其次是节度副使(副司令员),节度(司令部)掌书记(参谋长)、节度推官(纪检法律主任)。一般的军不配备掌书记,只有极为重要的有战斗任务的大军才在必要时断断续续的配备掌书记。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正月三十日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腊月初八日,曾在成德军任节度掌书记,共2年10个月零8天,在此期间,范墉抽调3000名士兵参与了隆兴寺观音大悲阁的修建。在成德军任过节度掌书记的有邵真、韩定辞、范墉,史书记载仅三位。
几百年中,任过成德德军节度使(司令员)的有李宝臣、李惟岳、王武俊、王士贞、郭崇韬、刘瑾、王庭凑、王承定、王远达、王承宗、王瑢、安重荣、张忠志、韩令坤、张掞、杨崇勋、田重进、李继捀、钱维治、郭守文、郭崇、咎居润、刘继颙 、韩琦、李崇距、曹彬、李汉琼、张存、高琼、田弘正、牛元翼、王承元、张文礼、李遵来、蔡京、王建立……
这些节度使当时均加上“太尉“官职,为一品官待遇,可见成德军节度使的级别之高,他们在任上去世的都葬在正定县城北15里的木庄村附近(从前叫寿阳岗),离县城8里的教场庄就是当年成德军练兵布阵检阅的地方。
成德军节度掌书记是朝廷命官,是很重要的一个岗位,是国家和军队的高级指挥官,相当于现代北京军区参谋长的职务,这个职务是由枢密院(中央军委)直接任免管辖、调动的,其俸禄标准为月俸20贯,另外还有职田米、茶汤钱、厨料、炭薪等几项补贴,加起来是十分可观的,请与其它官职对照一下就能更明白,同时的一个县令(县长)的月俸是10贯,而且没有其他补贴,三班之头(科局长)的月俸是7贯,衙役(科员、秘书、办事员)的月俸仅5贯。掌书记的任免权在中央军委,有时还须经皇帝批准。范仲淹1041年在任永兴军节度使,钦定征西大元帅时,急需要一个掌书记,他没有权力来任命,那时范仲淹就有《举欧阳修、张方平掌书记状》向仁宗皇帝举荐,请求皇帝批准。
960年,殿前检点赵匡胤领归德军征北,在陈桥驿由归德军节度掌书记的赵普就一手策划指挥军事哗变,使赵匡胤黄袍加身,谋取皇位,如果节度掌书记是个无权的微职的话,赵普这个掌书记怎能策反大军成此大事呢?对成德军有一个粗浅的初步的认识,请正定的父老乡亲给予指正。
(笔者:范祥科系范仲淹第35世孙,为河北省唐海县卫生局退休干部,通讯地址:河北省唐海县卫生局,邮编:063200
电话:0315-8989969宅电:0315-8718123 8712582
手机:13663356906 电子信箱:fanzhongyan_35@163.com)
http://hiphotos.baidu.com/%D2%BB%D0%A6%CE%CC/pic/item/8082c95cf0269443fbf2c0ac.jpg
先祖范仲淹 千里寻祖,赤子之心!
如果节度掌书记是个无权的微职的话,赵普这个掌书记怎能策反大军成此大事呢? 筹备会准备的怎么样了
河北省正定县依然保留
“成德街”
好呀,正定算是古城来 最好早日出点研究成果来,
范学文化研究 可真是一门学问呀
修改帖子56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改帖子已经59条了,楼上这个会员人不地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