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霏 发表于 2010-4-30 19:30:02

[原创]奶奶的“遗产”-(参加月度评选)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年了。由于长期在外,无法到奶奶的坟头添土、敬香,总想写点什么表示对奶奶的怀念。但每次提笔又不知写什么,似乎没什么可写的,又似乎有写不完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奶奶只是一个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的缘故吧。

    奶奶出生于1914年,个子不高,一双小脚,这是旧社会对妇女摧残所致。奶奶生有三男一女,我父亲排行老大。解放前爷爷在外做一点小买卖,因此家里全有奶奶一个人照料。解放后不久爷爷由于长期在外操劳,加之三反五反运动的惊吓,在三叔还没有出生时,便早早离开了人世,那时奶奶才40岁,从此奶奶要照顾刚出生的三叔,还得抚养未成年的父亲、二叔及姑姑,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后来奶奶把二叔过继给了我二爷。   

    为了孩子们成家立业,为了遵守封建社会遗留的所谓妇道,奶奶一直再未嫁人,抚养着父亲、姑姑、三叔,一个个成家育儿,直到三叔成家后,父亲才带着我们与奶奶分开生活,奶奶与三叔一起生活。我从小就与奶奶一起居住。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吃饭时我们从来就没有上过桌子,只有爬在锅台上吃。

    在我家的老宅院里长着一颗苹果树,树上的苹果有多少个奶奶总是有数的,我们谁也不敢私自摘一个吃,只有等到苹果自己落地了,才会检起来吃。到了摘苹果的时候,奶奶要把苹果全部带到集市上去卖,留下的也要放到地窖里保存着,如果地窖的盖子有了异常,奶奶就会数数苹果的个数少没少。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每天就是吃玉米面、红薯过日子,记得有一年生产队的收场很好,到了过年的日子,奶奶带着父亲、母亲、三叔在家里炸油饼、麻花,我们就围着锅台,看着刚出锅的白面做的好吃的,那时的感觉十分幸福。看着油锅的油少了,奶奶不让说油少了,奶奶说越说少,油就越下得快,也许是迷信吧,我们就听奶奶的不说罢了。

    后来改革开放了,农村的日子也好过了,奶奶也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但由于年岁越来越大,奶奶的眼神不好了,耳朵也不灵了,但每到县城赶集,她总要一个人拄着拐杖去看看、听听,与远方的亲属唠叨唠叨,给孙子们带上一点好吃的。这也许就是奶奶晚年的一点点爱好。

    2001年奶奶走完了她八十七年的人生。

    奶奶十九岁嫁人,40岁守寡。

    奶奶抚养了四个儿女成家立业,带大我们11个孙子、孙女。

    奶奶经过了旧社会、新社会、感受了新中国的改革开放。

    当在清理奶奶的遗物时,她老人家的身上总共只有31元钱。

    其实奶奶留下的遗产何止这31元钱,许许多多的财富早已经融入了儿孙们的生活与身体。

    这就是奶奶的一生。

雨霏 发表于 2010-4-30 20:24:28

大家互动才是论坛发展的方向

冰海鱼 发表于 2010-6-11 02:33:49

其实奶奶留下的遗产何止这31元钱,许许多多的财富早已经融入了儿孙们的生活与身体。
她留下的财富是无价的,伟大的一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奶奶的“遗产”-(参加月度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