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对诱惑——2010年高考作文有感
面对诱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大多数依赖别人的施舍,迷失自己的理想。只有少数人会坚持自己的志向,不随波逐流。那些鱼是哪里来的?是人施舍的。人的居心何在?
要么,把你当作宠物,这样的结果就是:终会有一天,主人会因迷恋上比你更优秀的宠物而厌烦你,随后把你遗弃。要么,迷乱你的心智,让你失去战斗力,失去与之抗衡的能力——这在间谍活动中尤为常见。
一个很有名的典故“乐不思蜀”,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如此,一只老鼠,手举一枝玫瑰岂不是顷刻就可以让猫变得温柔?
大浪淘沙。
目光短浅的人,注定会朝不保夕,受控于他人。剩下的虽然粒粒可数,却是稀有的珍宝。
在成长中,也许你会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也许他们想用他们错误的价值观影响你,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合群就自卑、甚至放弃内心的追求,一定要顶住压力,坚持就是胜利!
走过荆棘之后,你会看到美丽的鲜花等着你。当你的付出换来累累硕果,你会发现,100人当中,虽然之前有90人是曾经嘲笑过你的人,但你依然会有10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这10个朋友,虽然少,但他们对你的帮助却远远是那90个人的好几十倍。数量虽少,含金量高——价值也是恒久的。
成功的人是少数,伟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是孤独的,“人追求理想之时,便是陷入孤独之际。”——史泰龙。经得起考验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只为贪图一时享受而经不起诱惑的只能沦落为平庸甚至悲剧之辈。
所以,只有自己独立,摆脱依赖,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转冰海鱼:
[原创]游园小感
公司组织世博游,多么难得的机会!
2010年的夏至到来的时候,带着心中美好的想象,忘记了炎热,忘记了旅途的疲劳,我们向东南方向出发了。
经过了一夜马不停蹄地奔波,当欢迎短信飞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已经踏在上海这片梦中的土地上。大巴车绕过一圈又一圈高架桥,驶过一条又一条公路,展馆终于隐约出现在视线里了。
按照导游的指引,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园内参观。
两天的时间虽然不能全部观赏完毕,但在参观中有一些小小的感受,却让我觉得收获很多。
★可爱的小白菜
在上海世博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脸青春的笑容,身着白绿相间的队服,肩挎同色小背包,胸前挂着醒目的工作牌……他们的身影遍布园内各个角落,他们用微笑迎接着每一位游客。在这炎炎的夏日里,他们就像一缕春风拂过,清爽、明净!他们是谁呢?聪明的你们,一定猜到了!是的,他们就是可爱的“小白菜”——默默为游客服务的志愿者!
★执着的游者
不知是某些展馆的名字吸引了那么多的人,还是那么多的人吸引了更多的人,总有一些人喜欢一头扎进长长的队伍里,哪怕像蜗牛一样慢慢蠕动,也心甘情愿。四五个小时是什么概念?这就是执着,精神可嘉。只要不是盲目地随众,只要那是你向往已久的目标,这点苦算什么?但是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形针”队伍
远远望去,每个展馆前面都密密麻麻围着一堆人,但却井然有序地移动,一波一波,有条不紊。近观方知,原来馆前都有回形护栏,一圈一圈,像走迷宫一样。面对这样的设计,很是欣喜,既节省了空间,又公平合理。但是心里又在想:什么时候,当这些护栏取消的时候,人们也能如此呢?
★劲舞表演
是谁,让游客在排队等候的空当,消除了疲劳?是谁,让游客一身的倦意一扫而光?是他们——在舞台上挥洒着如雨的汗水,却依然一脸兴奋、激情四射的演员们!他们身怀绝技,代表着自己祖国,为全世界人民献上精彩的表演,他们表演的不仅仅是节目,更是感染着亿万人民的友好!
★外国友人
穿梭在展馆之间,眼前突然被一片鲜红色吸引。哦,原来是一组外国友人的乐队,在一家餐馆门口小憩,他们时不时就发出一阵爽朗的哈哈大笑,笑声淹没了人群的喧嚣和灼热的阳光。很多的中国游客与他们合影留念,他们很友好地接受游人的请求。每一次闪光灯的开启,都是一幅和谐的画面,仿佛熟识很久的老朋友……
★保持活力
即使脚步沉沉,依然兴致不减。没有抱怨,只有开心。与这样的伙伴一起,还有什么失望呢?只要你是一个向往乐观的人,只要与乐观的人在一起,你也会焕发出青春活力,释放快乐因子,感染到更多的人。快乐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把快乐传染给别人,所以,珍惜身边的伙伴,珍惜带给你快乐源泉的人。
很多人对世博期盼已久,但因想象中炎热的天气和长长的旅途而放弃。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很容易实现,但大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困难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了。决定好的事情,就不要想太多, 有些困难,解决之后,就会发现不过如此。而深深刻在心里的,是那风雨后美丽的风景。
该帖子在 2010-7-12 19:09:33 编辑过
转冰海鱼:
[原创]而今迈步从“墙”越
理想与现实之间其实只有一墙之隔,只要你鼓足勇气跨过去,就会发现原来墙外的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复杂。
——题记
朋友,请听下面的一段对话:
人:我怎样才能使这屋子漂亮起来呢?
墙:很容易,在我身上涂上漆,装饰壁画。
人:我想看看外面的风景?
墙:太简单了,在我身上凿个窗户!
人:我还想把这里变成一座花园……
墙:推到我!种花。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除了感动于墙的“舍己为人“外,更多的震撼应该来自于人本身的怯懦与现实的亲切的对比。人们往往把许多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而失去了“试一试”的勇气,始终迈不开那轻巧的一步。
究其原因,我想,或许是这个人原本有一颗火热的心,并且在年轻的时候曾尝到过许多类似于机遇性的甜头,于是就像在百米赛跑中越在前列压力越大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来愈疯狂地追求欲望得到满足时那一瞬间的快感。然而毕竟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几次碰壁后便沉不住气了,终于导致灰心、麻木、沮丧,最后忧郁至极,失去了自信的资本……
或许,还有一种心理就是:天生有一种“均衡论”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衡量自己付出的与收获的是否相等:也就是说,如果代价大于报酬,那么他是绝对不甘心的。于是因担心这种冒险的“投资”,即使有极大的诱饵摆在面前他也无动于衷。实质而言,就是富有浓重个人主义色彩的“冰棍现象”。
当然,各人的做事原则是千差万别的,但无论是什么,这都是很消极的思想。一个人,如果因为惧怕失败而放弃奋斗,那么他已经是一个失败者了。就连墙上的爬山虎也曾告诫过我们:“要是你不费一点劲儿,休想扯下我的一根茎。”要知道:生活是在不断地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积累中充实和丰富起来的,乐趣是在穿越一个又一个黑暗的夜晚后才享受到的……为什么不把固守消极错觉的那份情感化作对生命挑战的执着呢?
好了,如果现在你心豁然开朗了,那么你瞧:窗外的天空多晴朗,春天的花草多鲜艳,鸟儿的叫声好清脆,美好世界还等着我们去开创……原来,走过心灵的墙后,一切,竟如此简单!
列宁说:“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是崎岖的山路,而是你的眼睛。”那么,就像初次过河的小马亲自揭开了水深的奥妙一样,朋友,让我们“而今迈步从‘墙’越”,开拓墙外的新世界吧!
该帖子在 2010-7-12 19:19:19 编辑过
楼主请谅解。我帮你移动了帖子,
这样一是方便大家看帖子,二是美华了思童论坛的页面。
这几个帖子写的都很不错呀,楼主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