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家 发表于 2012-5-18 17:00:38

走过生死情缘(陈嘉堡讲师分享)

最近在搭乘台湾高铁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张令人醒目、吸睛、震撼的海报。它是台湾「安宁基金会」的一张宣导海报,在这人进人出的重要交通驿站,确实达到了它所想要表达的效果,不论有多少人关注它,又或者有多少人故意视而不见,甚至心里嘀咕:搞什么玩意?触楣头,至少它已经吸引了我的目光,心中暗自决定要写一篇有关生死方面的文章。



我从受精的那一刻起,即接受了我所创造之物质特性,走向「产生」-「发展」-「膨胀」-「极限」-「萎缩」-「衰败」-「分解」-「消失」的流程。



在这流程中身体的各种感官、神经等等这些工具,为了使我们能「真实」的感受这世界所被创造的种种存在,以致于我们会以为身体就是唯一的「我」、唯一的「存在」,如果它消失了是否意味着自己不存在了。



那「不存在」是什么样的「感觉」?又是何种情境?世界还有我吗?我还存在吗?我将何去何从?是孤单呢?或者会不会有伙伴呢?这些问题从小到大不时的萦绕在心里,却又不敢去深入探索,看到周围的人总是对这类事件退避三舍,自己也不敢故意挑起这话题。直到8年前母亲因癌症去世时,才开始正视「生死」大事。



当年我大哥学佛多年,我向他借了一本「西藏生死书」,虽然有提到诸多跟人死亡后的各种现象、反应及去处,但我还是不明白我如何对亡母之去处能确定无疑?我不是当事人,谁能真正经历过后再回头告诉我们?这些种种的疑问终究在亡母过世时,形成了遗憾乃至于瘣疚。



从瘣疚及遗憾中发现了自己对爱与「亲情」的漠视,亲人的临终并非是我们痛苦的真正根源,反而是「遗憾」和「来不及」才是痛苦的主因。



亲人如有临终的征兆,其实是一个提醒我们回归爱的机会。尤其是与亲人之间长久以来,想说的、想做的,让我们在彼此有限的时间,能去修复它。



我曾在疼爱我并相处数年的外祖父过世时,错失一次良机,在8年前亡母过世时,又再度错过,直到雨昙(我的伴侣)罹患癌症时,再度提醒了我。所幸,此次我没有再错过修复爱的机会,不仅如此,我也借由这机会修复我与父亲、兄长的关系,让我能活在内心的平安之中。



我领悟到,亲人死后能否真正能到达天堂或极乐世界,根本不是唯一解决在世亲人或者是自己要临终内心痛苦的方法,能够内心充满爱与平安、了无牵挂,才是真正离苦得乐的根源。至于死后去哪里,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瘣疚与遗憾,才需要透过送亡者到某个快乐的地方来弥补心中的缺憾,已经活在爱、感谢、喜悦与平安中的人,哪还需要再到一个享乐之处?



我们要深思的是:对于亲人(目前还在世的)有哪些事?哪些话该做该说而还没去执行或完成的?



如果是不必要或不重要的,那就不会产生遗憾。如果会有遗憾,铁定是必要与重要,而且是极迫切的。



你想要继续让「遗憾」当成生命的宠物吗?你还想喂养它到何时呢?


一切如是 发表于 2012-5-19 20:38:31

那「不存在」是什么样的「感觉」?又是何种情境?世界还有我吗?我还存在吗?我将何去何从?是孤单呢?或者会不会有伙伴呢?这些问题从小到大不时的萦绕在心里,却又不敢去深入探索,看到周围的人总是对这类事件退避三舍,自己也不敢故意挑起这话题。直到8年前母亲因癌症去世时,才开始正视「生死」大事。



馨儿 发表于 2014-12-8 14:18:39

如果是不必要或不重要的,那就不会产生遗憾。如果会有遗憾,铁定是必要与重要,而且是极迫切的。

焉然 发表于 2014-12-9 09:21:3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过生死情缘(陈嘉堡讲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