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盈袖 发表于 2007-12-5 18:38:32

[推荐]冬季养生:女人冬天如何才不怕冷呢?



   在同一气温下,女人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比男人感受到的低一些。建议从秋季开始就多到室外运动和进行饮食调节。
  1.积极进行耐寒锻炼:打太极拳。就是让全身各个部位运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只是手凉,打太极拳时上肢和手的活动圈要稍大一点;只是脚凉,打太极拳时架势要放低一点,这样可使下肢和脚使力稍大,让血往下行,打拳时要注意配合呼吸。
  自我按摩。按摩的部位有:心俞穴(左右肩胛骨中间的脊梁骨和大筋的部位),按揉36次,左转18次,右转18次,这个部位自己够不着可请别人帮助。肾俞穴(即两边“腰眼”),两侧各按揉36次,每一侧都是左转18次,右转18次。按揉气冲穴(大腿根内侧),在穴位的下边,有根跳动的动脉,先揉气冲穴,然后按揉跳动的动脉处,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此法俗称“放血法”,对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揉搓涌泉穴以感觉到热为限度,再揉搓脚趾特别是大脚趾头第二节的几根毫毛的地方叫“三毛穴”,要多揉搓然后稍用力捏3~5下。
  2.多吃黑色食品:传统养生十分注意“天时”,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菇、黑桑椹、魔芋、乌骨鸡、乌贼鱼、甲鱼、海带、紫菜等之所以适应在冬天食用,是由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古人认为冬天寒冷与水的特性相似,在与人体五脏配属中内合于肾,在与自然界五色配属中,则归于黑。由此可知,肾与冬相应,黑色入肾。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肾者主蛰,封藏之木”,冬天补肾最合时宜。
  现代研究表明,食品的颜色与营养的关系极为密切,食品随着客观存在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浅变深,且营养含量愈为丰富。食用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在冬天进食更具特效。与羊肉、狗肉等一类温肾壮阳食品不同的是黑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为诸多食物之冠,而且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对肾气渐衰、体弱怕冷者尤其有益

暗香盈袖 发表于 2007-12-5 18:54:20

呵护双脚 健康一冬

      专家提示:每天换袜子,定期清洁鞋子;热水泡脚损伤皮肤,加速足部失水
  随着冬天的到来,脚不再暴露在公众视线下,有些人因此忽视了对它们的保护。提醒大家:寒冬更要注意足部的保健。
  医生说:“冬天人们穿着厚袜子和鞋,非常容易出汗,也更容易感染真菌。”
  足部的真菌感染可以通过外用药来治疗,也可以口服抗真菌类药物。趾甲的真菌感染比较顽固,可以请医生将感染的趾甲切除,但还要当心其复发。冬天脚上的皮肤碎屑和趾甲碎片容易留在袜子和鞋里,人们经常洗脚和袜子,却往往忽视鞋的灭菌。拉维克医生建议,足部感染真菌的患者每周应至少用抗真菌喷雾剂将鞋子内部喷一次。
  俗话说:“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脚,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脚是养生保健的良好办法。
  冬天气候干燥,足部的皮肤也容易龟裂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医生建议,每天给脚“加湿”一到两次:用温水洗脚,水中可以加入婴儿护肤霜或保湿霜。不要用太热的水,它会损伤皮肤,加速足部失水。洗净后用手拍干,涂上保湿霜。脚跟和侧面可以多抹一些,趾甲和脚趾间不要涂得太多,避免给真菌创造理想的生存环境。为了去掉脚上的死皮,每周可以用浮石擦一次脚。
  如果足部已经开始龟裂,你可以抹上凡士林油,睡觉前包上纱布再穿上袜子
  龟裂的部位如果流血,则要涂上抗生素软膏并贴上创可贴,以避免感染。
  鞋子不合脚也会导致足部龟裂。医生建议大家,买冬天穿的鞋时最好晚上去。因为这时的脚有些浮肿,能帮你买到稍大一些的鞋;此外试鞋时还要确保脚后跟能伸进去一根食指。
  为了使双足能够在明年夏天“体面地出来见人”
  医生还提出了以下护足建议:
  每天换袜子;
  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穿100%全棉的袜子;
  在袜子和鞋中使用足粉;
  保护好暴露在寒冷中的脚;
  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
  不要在热源附近(如火堆或加热垫上)烤脚;
  如果发现足部组织受损要立刻就医

暗香盈袖 发表于 2007-12-5 19:01:26

冬季养生:冬季里围围脖子大有益处


  冬季还是围围脖好。这是因为:1、颈部保暖是预防感冒和颈肩部疾病的重要措施。颈部是人体的“要塞”。研究证明,因受冷患感冒、咽喉炎时,除鼻咽黏膜发生局部小血管炎症,使血管运动功能紊乱、血流淤滞外,还会引起颈后部、肩上区、肩胛区疼痛。慢性阶段还产生组织的纤维改变,局部的循环更加闭塞,出现头痛、头晕、反复落枕和颈椎病等。2、颈部保暖是消除脑疲劳、促进补充脑组织代谢消耗的必要条件。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头颈部血管继续收缩。这种刺激长期反复,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症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暗香盈袖 发表于 2007-12-6 10:33:36

冬天调理情志应该注意什么?

  人们对“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句话并不陌生。即在冬天要注意保护好“肾”,不使“肾亏”,否则到春天因“肾亏”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肾在腹腔腰部,位天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故称“腰为肾之府”。肾中有肾阴和肾阳,也称元阴和元阳。肾阴为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阳则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人体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肾是贮藏精气的主要脏器,肾为“先天之本”肾又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肾的气化功能是它的基本动力;精能生髓,髓渗润天骨腔之内以充骼,故肾离骨生髓,能坚牙而华发。肾开窍于耳是主司听觉的器官,耳的听觉依赖精气的滋,肾主藏精,所以耳属于肾。二阴指前,后阴,前阴为**及外生殖器,后阴即肛门。肾的气化作用不能蒸化时小便不利,肾气不能固摄时则小便失禁。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膀胱位天下腹部,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脏器。尿液要通过表里,膀胱位天下腹部,是贮 存和排泄尿液的脏器。尿液要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才能排出,肾气失常往往表现小便不利或失禁,若肾有湿热,影响膀胱而的生小便短赤涩痛等症,这说明膀胱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与肾紧密联系。
  人们常说的七情五志中的“恐”,就是惧怕的意思,是一种精神上极度紧张所引起的显现这种现象,大都由于肾气亏虚或血虚心力不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有因恐惧过度而伤及肾气的,这是因为肾是藏志之脏,恐惧过度必伤及肾气。
  综上所述,冬天调理情志应从“肾”着手,其他还涉及三焦、脑、胞、命门等。《素问·四气调之间 大论》中斩“冬三月”里有具体而简明的论述。
  冬三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水结冰,地冻裂。这时人们不要扰动阳气,应该早卧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日光显露时起床。而且还应该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但也不要过分受热 ,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适应冬天苦恼的方式方法。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北风生于冬季,病变常发生在肾经而表现于腰股。冬季生病多在四肢,多为症。故冬天只要善于保养阳气,不扰致力筋肌,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之疾,出不会得对面项部的病……精在人身,如同树木的本,所以冬季善于保养精气,春天就不易生温病。

暗香盈袖 发表于 2007-12-5 19:37:35

冬季养生:冬季吃热食品有讲究





  多吃御寒食品 增摄产热食品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影响机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尤其是脂肪代谢分解加快;其次是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使人提高食欲并消化吸收也较好;第三是影响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相应增多使钙、钾、钠等矿物质流失也增多。因此,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机体在冬天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3)补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4)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
  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5)适量补充矿物质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6)注重热食
  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应以热饭热菜用餐并趁热而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热菜汤,这样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

忽悠她妈 发表于 2007-12-5 19:44:25

进入冬季了,是该好好的保养一翻了。

听话的孩子 发表于 2007-12-6 00:54:47

我喜欢这个

会游泳的猪 发表于 2007-12-6 20:01:38

以下是引用红蜉蝣在2007-12-6 2:33:53的发言:
主要就是多运动


大实话~~~

清风明月 发表于 2008-11-11 17:49:37

冬天就要到了,这些对我们很有帮助啊!建议女士们都试试!

尘即冰封的爱 发表于 2009-3-23 14:27:23

有男人的肩膀怀抱才不怕冷

月亮走我也走 发表于 2011-3-3 10:29:59

春季养生如何养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冬季养生:女人冬天如何才不怕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