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直宣传文化系统“走基层”蹲点调研活动开展以来,长城网按照要求,积极谋划、主动对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联系定州日报社并确定为长城网基层文化联系点之一。总编辑刘琦带领总编室、互动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赴定州日报社蹲点调研。期间,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报社基本情况和改革发展现状;深入报社一线了解职工采编业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资助报社困难职工和贫困学生。在深入了解、调研和双方自愿的基础上,15日双方又签署了“报网互动协作互助伙伴关系”协议,协助定州日报建设“红色报史馆”等项目。
遇良机 80年报纸焕新颜
《定州日报》是中共定州市委机关报,前身为《定州红旗》,创刊于1932年8月。2003年10月,经中央报刊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和省委批准,成为河北省仅保留的唯一一家县(市)级日报,全国仅保留的七家县(市)级日报之一。
“定州日报为四开十六版,期发行量1万余份。报社分时政新闻采编中心、社会新闻采编中心、专题新闻采编中心、新闻摄影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七个部门,现有职工48人……”报社社长刘长征如数家珍般介绍自己的“家底”,很难想象他刚调任报社才两个月的时间,可见作为报社的当家人,他是做足了“功课”。据刘长征社长介绍,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报社已于去年成立了独资传媒公司,负责报社具体经营业务,虽然目前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改制带来的好处已初见端倪,员工积极性大大提高,经营创收已有起色。
长城网总编辑刘琦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积极为他们出“点子”,他说,以长城网为例,长城网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是文化单位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传统的报业一定要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大的趋势,不能惧怕改革。定州日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除做好传统纸质报纸的工作外,还应积极开展电子报、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业务,谋求转型发展和多元化发展。长城网将在网上报馆、双方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和培训等方面为报社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实现报网互动,互为促进,推动发展。
送真情 调研期间爱撒困难群众
侯云是报社的一名女职工,虽然工作多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是临时工,每月收入几百元。家中有卧病在床的老人和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丈夫靠修车贴补家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调研期间得知这一情况后,总编辑刘琦主动与这一家结成帮扶对子,买来了花生油、大米、牛奶等日常生活用品,到侯云家里探望、慰问,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要勇敢面对苦难、解决问题,一切都会好转起来。同时,把买来的学习用品送给她正上小学的儿子艺麟,并现场给了孩子500元生活费,勉励小艺麟好好学习,多多体谅父母的辛苦。
临走时,总编辑刘琦特意将自己的名片送给侯云,告诉她,“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过一段时间我会再来看望你们一家人”。
谋项目 力求蹲点调研见实效
通过调研,对定州日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总编辑刘琦与定州日报社领导经过沟通和协商,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双方签署了一份“报网互动协作互助伙伴关系”协议,协议内容颇为丰富,包含了人员培训、内容建设等方方面面,而其中长城网协助定州日报社建设“定州新闻网”和借助定州日报创刊80周年纪念活动契机,协助定州日报建设“红色报史馆”项目最具分量。
总编辑刘琦说,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项目是因为建设网站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而积极协助“定州新闻网”建设,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推动定州日报谋求转型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长远考虑;提出“红色报史馆”建设,是因为定州日报具有80年的创刊历史,他见证了上世纪30年代后中国地方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他说,“红色报史馆”项目建设将整理收集定州日报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图片、遗存史料等,为后人留下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