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搜索
查看: 1167|回复: 6

我们是如何把世界割裂开的,把自己逼疯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1 1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是如何把世界割裂开的,把自己逼疯的                                             小婴儿4个月大的时候,属于无社会性微笑,每个人的脸庞对于它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善良与邪恶的区别。但很快,基于我们本性里好恶,还有后天的教育,我们开始对世界进行有意无意的二元分类:我和他,我的和他的,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 除了婴儿,有过社会性教育的人都活在这样的二元对立的世界里。
      可能我这么说,大家看不出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如果把这个二元的对立再加上我们个人的喜恶,比如我们贪着于生,而害怕死;比如我们的眼睛喜欢美,而厌恶丑;比如我们喜欢大方的朋友,不喜欢小气的朋友...... 于是世界就在我们心里就被完全的割裂开了----一半是使我们愉悦、贪爱的,一半是使我们厌恶、嗔恨的。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那我们把这种二元对立带到身边,比如你的另一半,一个妻子嫁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先生,虽然老公是每天按时回家,教育孩子呵护老婆,但是呢,“头脑不灵活”“没本事”“不会赚钱”; 一个先生呢,娶了一个特别会赚钱的太太,虽然钱多得花不完,但是天天都不着家,只有他一个人独守空房。因为喜欢另一半的优点,不喜欢他(她)的缺点,有心人就会想法设法的,比如美其名曰激发另一半的潜质啦,逼他下海经商赚钱啦,想把对方的缺点给改了。结果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最可怕的是,把二元对立带到自己的身上:
   我觉得我的脸长得挺好的(喜欢、骄傲);腰太粗了些、腿短了些(不喜欢、自卑)
   我们有好的念头和行为,能够利益他人的时候,我们沾沾自喜,我们功高我慢;我们有坏的念头和行为, 我们产生罪恶感,不能接受自己自己,就拼命的压抑它,摧毁它
……
    我们的自卑感、罪恶感如果没有通过有效疏导,是不可能被完全摧毁的,它会被压抑到我们的深层意识、潜意识里去,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矛盾心理,因为总是在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之间徘徊。更为严重,可能会发生人格分裂,成为精神病患者。
    通,能够把很多情绪的点找到,逐一的攻克,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我就不做深入的探讨。 我只对我们习惯性的“二元对立”的行为略加分析:
    意识到,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好恶人为地割裂了世界,而这样的“好恶”又使自己盲目地追求“喜欢”,厌离“不喜欢”,殊不知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和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阴与阳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一个整体,它们本身并不“对立”。“对立”是成形于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抛弃了二元对立,我们接受了整体,接受就意味着和谐,就意味着接受了化解和转化。

比如生与死,其实生中有死,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不断是形成,也不断在消亡的;死中也有生,我们的肉体腐烂后成为土壤的肥料,滋养了新的生命;生是死的开始,我们生活一天,就迈向死亡一天;死是生的开始,死后,阿赖耶识随业转动,投入新的肉体。
    我们接受他人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接受自己有阳光面也有阴郁面;我们统统无条件的接受,接受自己,接受他人,接受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就离快乐近了很多~~~~~  




                                                                                    

发表于 2012-5-14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接受他人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接受自己有阳光面也有阴郁面;我们统统无条件的接受,接受自己,接受他人,接受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就离快乐近了很多~~~~~  
发表于 2012-5-15 1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可怕的是,把二元对立带到自己的身上:
   我觉得我的脸长得挺好的(喜欢、骄傲);腰太粗了些、腿短了些(不喜欢、自卑)
   我们有好的念头和行为,能够利益他人的时候,我们沾沾自喜,我们功高我慢;我们有坏的念头和行为, 我们产生罪恶感,不能接受自己自己,就拼命的压抑它,摧毁它
……
    我们的自卑感、罪恶感如果没有通过有效疏导,是不可能被完全摧毁的,它会被压抑到我们的深层意识、潜意识里去,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矛盾心理,因为总是在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之间徘徊。更为严重,可能会发生人格分裂,成为精神病患者。
发表于 2012-5-18 17: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生与死,其实生中有死,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不断是形成,也不断在消亡的;死中也有生,我们的肉体腐烂后成为土壤的肥料,滋养了新的生命;生是死的开始,我们生活一天,就迈向死亡一天;死是生的开始,死后,阿赖耶识随业转动,投入新的肉体。
发表于 2012-5-19 0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生与死,其实生中有死,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不断是形成,也不断在消亡的;死中也有生,我们的肉体腐烂后成为土壤的肥料,滋养了新的生命;生是死的开始,我们生活一天,就迈向死亡一天;死是生的开始,死后,阿赖耶识随业转动,投入新的肉体。
发表于 2012-5-20 17: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把很多情绪的点找到,逐一的攻克,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我就不做深入的探讨。 我只对我们习惯性的“二元对立”的行为略加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生与死,其实生中有死,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不断是形成,也不断在消亡的;死中也有生,我们的肉体腐烂后成为土壤的肥料,滋养了新的生命;生是死的开始,我们生活一天,就迈向死亡一天;死是生的开始,死后,阿赖耶识随业转动,投入新的肉体。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童网

GMT+8, 2025-7-3 22:51 , Processed in 1.125231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328号-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