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真的是很难登攀。 这座金山好高的 ! 以下是引用木马王子在2009-1-15 13:07:51的发言:
这座金山好高的 !
是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才能登上这座高峰!
[原创]无风的日子8
昨天女儿的学校发来邀请函,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儿童经典颂读与素质教育的讲座。经典颂读很早就有人在提倡,并有学校参予其中,据说效果很好。说实在的我也认为是很好的,毕竟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精髓是有益孩子的成长的。于是乎我准时来到了会场。
会场并不象想象的那样座无虚席,而且放眼看去,主要是孩子们和老人居多,象我这样年轻的家长倒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了。
讲座是由华南师大的老师上的。算是一次全国性的巡回公益报告会。
儿童颂读经典主要是《大学》、《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经》、《老子》………等等,光是从这些书名来看,成年人估计都要头晕了。我也是在学中文之后接触了其中的一少部分,原著基本没有读过。
老师的解释是让孩子先背诵和认字,以后初中高中直到成人了再慢慢理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大量的记忆古文对以后学习古文有好处,并且能够提高作文成绩。
可是仔细分析来看,孩子做到背诵是可以的,但要理解运用可能还是难度很大的。其次按老师所说让家长对孩子进行适量的辅导,这个好象也是有问题的。一是家长未必文化程度都能达到要求,二是家长也存在虎头蛇尾的毛病,三是现在的孩子就爱听老师的话,未必能接受家长额外的要求。
实际上如果要开展这样的活动,还是由学校统一组织比较好些。利用自习课或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反倒更能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晚上上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经典中的思想要如何把握?也就是糟粕和精华要如何来取舍?
按讲师所说应该是一股脑儿全吞下,然后孩子们自己长大了慢慢理解消化。我以为这可能会造成某种消化不良。以前我有个同学上课讲话,被老师点名,结果这同学马上用了一句韩愈的话回答——“能者为师也”,弄的老师哭笑不得。现在的孩子差不多个个都是鬼灵精。老师难免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提倡学习颂读经典是有必要的,但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所选文章要有教育意义才是。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伟承的。 学海无涯苦做飞机也很难飞上去的。 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伟承的。
高见!
提倡学习颂读经典是有必要的,但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所选文章要有教育意义才是。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伟承的。
楼主现在倒是无风的日子,但下去了冰雪。 学海无涯 回头是岸。 中国五千年文化 无风的日子无法起浪,
没有浪潮就没有故事。
无风日子也未必平静。
无风的日子无法起浪,
没有浪潮就没有故事。
无风日子也未必平静。
风是没有了,但人为的起浪。
浪很平静了,心涛阵阵波澜。
风是没有了,但人为的起浪。
浪很平静了,心涛阵阵波澜。
什么都不想了,
月亮走我也走。
一群善良的人们,认识大家很高兴。
感谢思童论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