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19:51:21

转帖:千年愧望范仲淹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33 编辑

文/周健

题记:今天是“三八节”,此文向一位普通女子致敬。
1、守园,如树
一下子,这里的夜晚,几乎完全陷入黑暗。好在范玉峰和她爱人所住小屋的生活用电还没停,他们就在夜里多起来几次,拿着手电到处转悠,细细地查看。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范仲淹墓所在范园东边不远处,坐落着唐朝宰相姚崇的墓。最近不知怎么传出风声,说地底下埋藏着不少宝贝,不知什么地方的人三五成群,半夜里偷偷来这一带转悠。这让范玉峰担惊受怕:没了电,没了监控,出了问题可咋办?
姚崇墓是省保,他们守的范园,可是国保。
每月150元的电费,交不起了。不仅如此,一年过去,基层文管员每月300元的补贴,也拿不到手了——数过来,情况类似的文管员,全县有好几个。

他们每个人,都长期置身荒郊野外,默默地为众多先贤守魂:范仲淹、范纯仁、姚崇、邵雍、程灏、程颐,此外还有伊尹、张说、李德裕、宋璟、周敦颐、文彦博、范纯佑、范纯礼,等等,一座万安山,承载着诸多历史的印记和后人的追思,沉重如泼墨时的镇纸一般(范园往东的吕店乡梁沟村,据称另有魏文帝曹丕陵)。
然而,荒芜、凄凉、落寞,现在却是这些历史遗迹所呈现的常态。
范玉峰也如树一般守着范园。她常说,范爷的在天之灵,一直在护佑着她和她的家人,为此,哪怕孤独、哪怕落寞、哪怕吃苦,她都不能离开,也不会离开。、这里的日子,苦吗?那是8年前深秋的一晚,伊川县医院,范钦忠老人躺在移动床上,即将被推进手术室。他用颤颤巍巍的手拉住范玉峰,嘴里含混不清地喊叫,浑浊的双眼盯着女儿,似有无限期待。
那时候的范玉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内心百般纠结:答应吧,自己的一辈子就要丢在这里,不能出远门,不能再去打工,也没了什么收入来源;不答应吧,老父亲在范园守了20多年,这是他生前最后一个心愿,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如果自己真要说个‘不’字,老人家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将何以瞑目?
思来想去,最后一刻,她下定决心狠狠点了点头,大声说:“爹,俺答应您,俺去守着范园!”老人的手一下子松开,脸露微笑,被推进手术室。
这一关,范钦忠老人还是没能挺过去。
他们家就在范园附近的许营村,全村多数人姓范,世代为范仲淹守墓,到范钦忠老人这里,已纯属自愿。秉承遗志的范玉峰料理完老父后事,就和爱人收拾好衣物,正式搬进范园,从此没有再离开半步。
他们在附近开出了2分地,种菜、种红薯,加上家里那几亩地,勉强维持日常生活用度。爱人为增加收入,白天到附近工地上打些零工,晚上则一定要赶回来,陪范玉峰守护范园。范钦忠老人曾长期在这两张凳子上坐

范园虽说只占地35亩左右,但宝贝不少,除了有范仲淹和其母亲、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及众多孙辈的墓,还有大量的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石碑等地面遗存物,稍有不慎,就会被不法之徒盯上。所以,范玉峰他们天天都紧绷着神经。
这样一来,日子就过得很苦。因为离县城远,上面没有人愿意来看护范园;范玉峰属于不在编的临时聘用人员,虽有文管员证书,但每个月的补贴少得可怜,从最初的100元,涨到200元、300元,一年到头集中发放一次。而且,有的年头还发放得不及时,她不得不一遍遍往县城跑。
在园里,她长时间都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直到去年,这个问题才解决。
有一份“工作”,很不容易,所以很多时候,范玉峰都对有关方面的难处保持了理解,能忍就忍,能不添麻烦就不添麻烦。最艰难的时期,老母亲扯着她的手,说闺女,你走吧,不值得,咱不干了,还到外面打工吧,你要是不放心,这里我帮你看。看着母亲病怏怏的身体,范玉峰摇了摇头。她说她在夜里经常做梦,梦里面,有一个白胡子老先生望着她,脸带微笑,一言不发,这让她想到她父亲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个眼神;还有一次,她梦里出现了一棵树,树上光秃秃的,没花,还是那个老头站在树下对她说,闺女,明白了吗,这是没文化啊,以后要多读书,多学文化,把范家精神传承下去。
她想这个老先生就是她的先祖,就是范仲淹,明摆着是在鼓励她。所以,她当时对老母亲说,娘,现在说这个有点晚了,爹去世前我可以走,现在在这儿呆了这么多年,走不了了;咱以后再也不说这个事了啊,俺哪儿也不会去了。
范玉峰有两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其中的老大,已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但女方提出的要在县城有房有车的要求,难住了范玉峰夫妻俩;二小子上高中了,平时将范仲淹的不少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也练得一笔好字,课余买了不少法律书,说是将来考大学时要上法律专业,多赚钱让父母享福。
范玉峰哭了。她说这是范爷在无形之中引导着、保佑着孩子,她这辈子积下这份德,值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放弃了——正是在这一方小小的园内,她觉得她和先祖之间,“有感应”,最难受时,后者都会在她的梦里出现,给她指路。

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19:58:29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02 编辑


3、范仲淹活着尽忠,死后尽孝范仲淹祖籍苏州。两岁时,父亲在徐州过世。又过两年,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长山县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更名为朱说。当时他看到朱家兄弟的浪费行为,便好言规劝,朱家兄弟脱口说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我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范仲淹听了一愣,不断追问下才有人告诉了他的身世。
这件事对范仲淹影响很大,从此他下定决心独立生活,毅然辞别母亲到南京(今商丘市)应天府书院寒窗苦读(“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公元1015年,他考中进士,从此把母亲接到身边,尽心赡养侍奉。
与此同时,他作出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决定,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拒绝。无奈之下,范仲淹不断上奏朝廷,并立下“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方才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母亲去世后,被暂时葬于商丘。按当时制度,父母身故须守孝三年。丁忧期间,范仲淹去登封嵩阳书院讲学,路过洛阳伊川时,到万安山拜谒了唐代名相姚崇及其母亲的墓地。
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也是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其官拜宰相后曾问过母亲百年以后要不要与父亲合葬一处,他的母亲答曰:“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何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耶?”)。所以后来姚崇就将他母亲安葬在了伊川万安山下,及己殁后,也随母归葬于此。
类似的经历和难以启齿的内心烦扰,让范仲淹决定追随、仿效姚崇。姚园及其守护者
1031年,他在母亲去世5周年时,将其灵柩从应天府移葬至洛阳伊川万安山下,解决了母亲坟墓孤悬外乡、无人祭扫的问题。又过了21年,1052年6月,赴任颍州途中,范仲淹病逝,亦由其子扶柩万安山,与母亲永远陪伴在了一起。
活着尽忠,死后尽孝,“性至孝”的范仲淹,终于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心愿。他和母亲的墓园,与东边的姚崇及其母亲的墓园,只相距不到200米。生前,他们没机会相遇,殁后,始有神交,吟诗作画、纵论国是,两代贤相,自此朝夕相处、并驾齐驱。
当然,关于范仲淹选择归葬万安山的缘起,民间也有自己的说法:一是说这里本来是皇帝看中的陵园,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二是说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有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范家,他们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不管怎么说,都说明在极为讲究堪舆之学的宋代,万安山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范仲淹归葬于此,表明了皇家对他的重视和褒赞程度。
要知道,范仲淹殁后,宋仁宗追封其为兵部尚书,并亲自为其墓神道碑篆额“褒贤之碑”四个大字,并立功德褒贤禅院,度僧“以严崇奉”。姚崇墓

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20:04:23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08 编辑

4、近千年的范园,而今一片萧瑟有一年,范园来了一位客人,将要进园时,被范玉峰拦下,说必须买票。
每张票20元。但那客人笑着说,我是省里某某部门的,不是我不买票,而是每年经我手就给你们批了不少经费,怎么冲着这些经费,就不能给我免一张门票吗?
那时的范玉峰,很直、很梗硬,她指着身后多少年没变的范园对那人说……(此处略去一些文字)……最终,那人还是进去参观了眼前这座范园——过去,这座范园一直出现在案头批阅的文件上,让其魂牵梦绕。
范园,位于洛阳城东南15公里处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附近,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位其左,伊水选其右,山重水复,气聚风藏”,当初姚崇、范仲淹他们看中这里,实有道理。
乘车驶在郑栾高速上,向北能远远望见范文正公乳白色的巨大雕像,分外耀眼;沿山脚往范园驶去,道路崎岖,莽岭逶迤,黄土之上村庄、田地、乡间公路层叠交错,状若无边的织锦,黄土之下山势起起伏伏,宛如地龙奔突、群像叠舞,一派原始的山野气象。
正如欧阳修在《伊川独游》一诗中所咏:“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响。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想来千年前,欧阳修一定没少来这个地方。因为当范仲淹殁后,范纯仁曾委托欧阳修为其父写下墓志铭,长达2600字;而且,在欧阳修的诗文集中,描写伊川风景的诗不在少数,出现多个时间点。那时候的洛阳城,司马光、晏殊、程颐、程颢、李格非这样的文人雅士多已定居,喜欢热闹的欧阳修,一定不会放过参加这个圈层各类雅集的机会。
这同样也吸引着范仲淹。生,他在外边漂泊;死,他就托体万安山。那时候的范园,有寺——宋仁宗为纪念他的功德,将附近彭婆镇的法会寺改名褒贤忠禅寺,敬奉者香火不断;有庙产——据清嘉庆年间立碑记载,范园皇施墓地八百亩,义田十五顷零二十亩,所谓“山重水复,气聚风藏,为千秋名墓”,并非虚传。
但是,岁月过去将近1000年,今天的范园,却是一派萧索景象:石坊、石翁仲、石马、石羊已经没剩几座;甬道几进门楼,低矮破旧;褒贤之碑因年代久远、弥足珍贵早就被封存起来,只能隔着玻璃观看;范坟之前的祭庙也极为简陋,里面的范仲淹像虽镀着金身,清道光帝所提“道以自任”的牌匾虽悬挂在其头顶正中,但联想起范公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就会觉得,这种紧凑局促的布局还是显得有些寒酸。
好在园内的500多棵苍松翠柏已经蔚然成林,徜徉其中,让人油然而生肃穆感。现在的范园,前后两域占地只有约35亩。相比清代所记800亩(不包括义田),相比1986年所记200亩,已萎缩了不少。毁坏最严重的是1958年,当时农村平坟垦荒,这里多被夷为平地,现今范园的许多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不过,让人感到安慰的是,1994年,范园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成为河洛一景,受到最基本的保护。
但保护的力度,显然不够。曾有消息说,伊川县已将范园建设方案上报国家文物部门审批,前期规划260余亩土地,建造范仲淹纪念馆、廉政博物馆和万人广场,同时要对墓园进行整修。但时至今日,此案没有下文。
唯有范园前面广场处,2002年由一个叫范振国的范氏后人,拿出20万元为范仲淹塑了那座白色雕像。
我们望着它,它在望着我们。

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20:10:36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17 编辑

5、“守护者”资助接力行动不是所有的善良和坚守,都会被忽视。
2020年10月15日,霏霏秋雨中,寂寥的范园迎来了几个特殊的访问者——“中华魂守望者资助接力行动”志愿者团队。他们撑着雨伞,到范仲淹的石像和陵墓前拜祭,并参观范园的各处遗存,举足之处,悄声低语。活动中的重头戏,是由志愿者之一、河南美泽凯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生以个人名义,向范园的守望者范玉峰资助一定数额的生活费。
和不少人一样,赵永生完全是范仲淹的一位追慕者,不仅一篇《岳阳楼记》或一首《渔家傲》,整部《范文正公集》,都被他翻得起了毛边。有一次,他听我们讲起范园的现状和范玉峰作为守护人的生活境遇,当即就喊着要赶过去。也是因缘际会,这一天,我们和他聚在一起,大家说着说着,开着车就来了。
不想等,不能等。一路秋雨,似有无限哀愁。“他们,代表我们守护‘中华魂’。
他们有的人,一守就是几十年,甚至几代人。薪火相传。
他们多是长期‘临时工’,‘待遇’很低,一个月或100元,或200元,极少能拿到300元。
但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的家人,甚至和他们一起相守。
多少个漫漫长夜,他们用一种朴实的观念,守护着祖先留下的‘文脉’:栽花种草,修缮园内建筑,与盗墓者作抗争,按时祭奠,等等。这些本由正式工作人员做的事情,却由他们默默承担。无怨无悔。
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原大地、华夏大地。
他们是‘中华魂’的守望者。”这是我们在举行小小捐赠仪式时所说的一段话。这样的话,在我们游历洛阳独乐园、新郑与长葛交界处的子产墓、巩义宋陵、荥阳李商隐公园、汉霸二王城等地时,都曾说过。那些守望者守护历史文脉,社会贤达则援助他们,尽管,这份帮助微如尘芥。
到了2021年10月,“资助”满一年,在我们这些同行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赵永生第二次向范玉峰伸出援助之手。我对他说,不是说好大家一起接力吗?你太让我们惭愧啊。永生憨厚地笑笑:
“小小不言,这算得了什么呢?人家替咱守着范公,不容易,咱感谢还来不及呢。”
第一次捐赠时,他从范玉峰手里恭恭敬敬接过一份《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到了去年秋季,范玉峰给我们寄来了由她种出的红薯磨成的面粉,支上锅蒸成面条,很甜,很劲道。
这红薯粉,产自范园。6、范仲淹开创的“义田”,延续900年小时候读《古文观止》,内有一篇北宋人钱公辅写的《义田记》,开头即曰:“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后来学到《岳阳楼记》,始知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来有自,而且终其一生以此自勉自律,将家事、国事、天下事都统一到几臻完美的伦理规范中。
即便是有宋一代,也把范仲淹当作士大夫中的典范;到了后世,更是把他当作知识分子中的“完人”。

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20:28:55


惜乎,这“义田”,于今绝矣!
范文正公第30代世孙范玉峰守着的,只有她在范园附近开垦出的二分地。
不过,那“义田”精神,却在她那里,在许多人身上,永远传了下来。

7、最起码是范氏子孙,该站出来了
早在2019年11月,范玉峰受我们邀请,来开封参加了“大宋越千年——华丽世家共话新时代文化复兴”论坛,代表范家与来自海内外的赵家(赵匡胤)、程家(二程)、潘家(潘美)、王家(王旦)、杨家(杨继业)、周家(周敦颐)、朱家(朱熹)、史家(史弥远)等大宋先贤后裔,共话大宋文化的传承和大宋文化遗迹的保护。
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出远门的经历。开会间隙,她去了一趟相国寺,还在主殿前燃香时,她念叨了一句:“范爷,你昨夜给俺托梦重游开封城,这梦说句话就成真了。”
正是在这一次会上,范玉峰以夹杂着乡音的伊川“普通话”朗读了《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一文,听者无不感佩动容。因为在座的,只有她是经年累月守护在祖先身旁的那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一个需要照顾一家老小的女人。

兴亚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程道兴拉着她的手,一字一顿地说:“小范,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祖上也埋在伊川,伊川到处都是宝,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它们。否则,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子孙啊。”
他所说的“祖上”,系程颐、程颢,二人及程氏族人葬在伊川县城关镇西侧荆山下的程林,离范园只有一二十公里的路程。
程道兴系程颐的31代世孙,因为看到作为国保单位的程林长期荒芜破败、无人管理,所以自2004年开始的13年里,他先后投入3.2亿元善款,将程林修葺一新,恢复重建了神庙、祭坛、祖庙、圣殿、书院、碑楼等诸多建筑群落,成了中国大地私人襄助文化遗迹保护的典范。
这就是说,同样在伊川,范园的命运和程林的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有没有遇到像程道兴这样的矢志于“大道中兴”并切实付诸行动的具有“士绅”风范的人。
情形类似,伊川县平等乡的邵雍墓,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也是因为有类似于邵逸夫、邵伟华这样的名人助力,其景状今天亦显宏阔壮观。
真希望,能有更多的范氏成功人士站出来,能为范园增砖添瓦,恢复其昔日荣光,哪怕仅仅重现其中一部分。
8、松涛阵阵,是处青山
万安山下,又一个春天来了,“行歌春满路,坐歌春满园。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范仲淹《行歌》)。
青灯一盏,明月一盘,松涛阵阵,是处青山。范玉峰他们,其实代表着我们所有人一同守护“华夏魂”。
或许,不能再让他们感到孤独,感到无力了。
“偶缘疏拙得天真,岂问前途屈与伸。车马纵能欺倦客,江山犹可助骚人。懒如叔夜书盈几,狂似渊明酒满巾。况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纤尘。”(范仲淹《试笔》)
再过3个月,公元2022年6月19日,即为范仲淹970年忌日。那一天,正是现代人的“父亲节”。
此贴为转帖,如有异议请加微信或电话13021880529沟通!


我心永恒 发表于 2022-3-13 20:35:55

此贴为转帖,如有异议请加微信或电话13021880529沟通!

雨儿 发表于 2022-3-15 10:54:35

一代先贤,万古留存

温暖的心 发表于 2022-3-17 20:35:28

千古流芳,一代先贤

百花仙子 发表于 2022-3-25 17:54:43

先贤精神影响一个世纪
先贤精神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劝其多事 发表于 2022-3-28 15:05:05

千年文化传承,不朽!

工工 发表于 2022-3-31 16:23:11

名门之后,羡慕和骄傲

馨儿 发表于 2022-5-19 08:51:33

大德后继子嗣

我爱我家 发表于 2022-8-5 12:49:09

馨儿 发表于 2022-5-19 08:51
大德后继子嗣

前人植树后人歇凉
很赞!

树根 发表于 2022-8-5 13:07:30

中国廉政教育基地

会游泳的猪 发表于 2023-10-21 13:35:47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值得去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千年愧望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