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游山西 读历史|范家十三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亮走我也走 于 2025-6-28 20:34 编辑

晋城市阳城县白桑乡的洪上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民居院落,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范家十三院。洪上村在明清时期是一个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村落,建筑丰富。其中,范家十三院独特的建筑风格最引人入胜。十三院的主人范祯、范屏周及其父、祖辈,早于清乾隆年之前就开始在安徽的亳州经营木料生意。富了之后,范家便将自家原来宅地上的旧房逐步拆掉,分期分批在村内修建了十三院。清道光年间,是其家族的鼎盛时期。到清同治年间,因木材场失火,生意受到重创,家道衰落。但其留下的民居庄园,却无不显现出清代民居建筑的特色。范家十三院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其四周为高大的围墙,高约8米,院落南北长300米,东西宽l00米,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共建有290间房屋,从远处看,庄园形似城堡。十三院的正门开在东南角,为拱圈形门楼。在大院的西南角还留有偏门,能工巧匠在正门和偏门以里,分别由两条贯穿南北和一条横贯东西的院巷,巧妙地将十三院串连起来,整个大院门中连门,院中套院,结构严谨,布局规整。由正门大门而进,展现在眼前的是两层较为宽阔的平台。以平台为界,其东面由南往北依次是小书房院、棋盘院、宫底院;西面是老书房院、老新院和小新院。小书房院坐东朝西,小巧别致,门匾上刻有“居安资深”四个字,据说是当年塾师之居所。棋盘院是十三院中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中间由过门、屏风及壁墙将棋盘院分为前后两院,布局形若棋盘。宫底院是十三院中建筑最为考究的一处院落。该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是十三院最后完成的建筑。该院主人范步云处于范家经商的极盛时期,因此院落修得门庭高大,气势恢宏。在精致的出檐大门上,其匾额写有“和气致祥”四个大字。院内楼房砌筑整齐,南倒座房和北堂房均为石柱顶立的出檐楼房。该院的院面铺设也很讲究,青砖铺地,在滴水处都有用细小的河卵石拼成方形图案,显得大院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在平台的西侧,分别为南面的老书房院和北面的老新院。老书房院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昔日曾是范家子孙读书学习的地方。该院为内外两处院落。外院南房为二层出檐楼,其木雕饰品极为精细和美观。由老书房院出来左拐,是中间隔着一个宽阔场地的老新院。该院结构布局与棋盘院大体相同,建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在老新院大门右侧,有一小门,穿过小门,就是南北走向、宽约2米的院巷胡同。其地面用规则的砂石铺成,两旁高墙耸立。院巷胡同将十三院分为两个地带,胡同以东是当年房主人的居所,胡同以西是为范家干活的长工劳动和居住的地方。北面还有放置农具和饲养牲畜的窖后院。
编辑孟 峰
来源太原日报
撰稿范 实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童网

GMT+8, 2025-7-1 17:37 , Processed in 1.125173 second(s), 18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328号-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