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搜索
查看: 3916|回复: 11

范学文化研究之十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0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 平 村

高平村位于京广铁路以西,太行山脉以东,北岳庙之南,滹沱河之北,东听正定城开元塔钟声16公里,南望省会火车站钟楼16千米,现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镇辖治(曾归韩家楼乡属辖)。
高平村现有人口4786人,耕地5000余亩,现存13个姓氏中,周姓、孙姓、刘姓、王姓占的比例较大,同为汉族,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生活水平一般,其余各项指数在其周围村庄,在其乡镇、在正定县乃至在石家庄地区均属于村落较早、村史较长、村民较多、村容较大、村佛较善、村人较诚、村官较廉、村貌较洁、村名较高、村势较平、村事较真、村风较正、村庄较安、村规较定的一个由高贵之人群,存高尚之品德,生高雅之风气而又以平凡的面目,平静的心态,过着平常人的生活的冀中百姓之村庄。
一、高平村的史久
高平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就有人在这里劳作生计,到西汉刘邦封后代刘胜为中山王,食邑于包括高平村在内的冀中地区,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高平村的人杰
高平村这个冀中平原一普通农业村庄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个模范群体和英雄人物,他们为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付出了很大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高平村出了个抗日战斗英雄刘傻子
刘傻子是刘邦、刘胜的后裔,是皇亲国戚,在汉朝具有极贵至尊的地位,是其他姓氏的主子。但是,受皇封到高平村来食邑(收税,收公粮来养活他们的这一枝的生活)的刘姓贵族,不以祖先是开天下之皇位为贵,不以宗枝是世袭王、公、伯、子、候为荣,一代一代的刘姓贵族在高平的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百姓为邻、为友、为亲、为善,称兄道弟,情同手足,他们不骄、不傲、和睦的相处,过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刘傻子并不傻,他是一个聪明、伶俐、有勇、有谋的英俊青年,正是其父母长辈放弃贵族身份也和农村普通百姓一样,取了一个土气的名字――刘傻子。
红色经典电影《地道战》,就是依据高平村的民兵在队长刘傻子的带领下,利用高平村的地道,机智勇敢的与日伪军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事迹,写成剧本,拍成电影片。几十年来在全国各地反复上映,映者百演不烦、看者百观不厌。影片中的主人公“高传宝”的原型就是刘傻子。剧中的 “高传宝”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取“高平村传家之宝”的意思,简称“高传宝”,其拉钟报警的老支书“高老忠”的名字取“高平村老一辈忠良百姓”的意思,简称“高老忠”。请看历史记载:
民国32年(1943年)秋天开始,正定县西北的高平村开始挖地道,与日伪军展开地道战。
民国33年(1944年)3月4日,驻灵寿县日伪军200余人带着20多辆大车到高平村抢粮,英雄的高平村民兵在刘傻子队长的指挥下与其展开了地道战、地雷战,激战一天,日伪军伤亡40余人,狼狈逃走。
民国33年(1944年)8月1日,高平村的民兵在刘傻子队长的带领下,配合韩家楼村的民兵利用调虎离山之计谋,智取韩家楼炮楼据点,俘伪正定县警备大队第三中队53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和大量军用物资。
民国33年(1944年)8月5日驻正定、灵寿两县的日、伪军包围了高平村,高平村的民兵在刘傻子的指挥下用地雷、手榴弹、依靠地道打退日伪军6次进攻,激战一天,敌人未能进村,只好抬着几十具尸体撤退。战后,高平村被评为抗日模范村,民兵队长刘傻子被评为战斗英雄。
民国33年(1944年)11月29日,驻灵寿的日伪军3000多人于大雪后的拂晓,重重的包围了高平村。高平村的民兵在队长刘傻子的领导下,灵活机动,三面夹击敌人,激战至中午,日伪军死伤数十人,狼狈撤走。
民国33年(1944年)12月24日,高平村民兵队长、战斗英雄刘傻子光荣的出席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的第二届群英会。
民国34年(1945年)3月10日,驻灵寿的日伪军150多人到高平村抢粮被高平村的民兵击退,民兵队长刘傻子用自己制造的“枪打弹”连发6弹就击毙日军2名,重伤伪军2名。
民国34年(1945年)5月4日凌晨,驻石门市(石家庄)日军炮兵伙同正定、灵寿、新乐、行唐4县的日伪军1000多人分5路向高平村进攻,民兵队长刘傻子指挥民兵利用地道和地雷激战到下午4点,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击毙敌人59个,高平村的民兵牺牲4人,伤7人。队长刘傻子在抢救伤员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伤,救治无效,壮烈牺牲。
民国34年(1945年)5月20日,冀晋行署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表扬战斗英雄刘傻子并照章优抚烈士家属”的饬令。
民国34年(1945年)5月29日,冀晋第四分区武委会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悼念战斗英雄刘傻子的文章。
1948年12月高平村的人民在村中建刘傻子烈士纪念塔永远缅怀这位抗日战斗英雄。
……
以上仅是在若干年后正定府志中的几段记录。实际上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英雄的高平村人民在刘傻子队长的指挥下与日伪军进行过大小无数次的交锋和战斗,有力的牵制着敌人的有生力量,扫灭了敌人的威风,真如电影《地道战》中所表现的日军指挥官的右手挥着军刀站着闯进高平村到左手捂着受伤的屁股横着被抬出高平村。伪士兵一提高平村就头痛,敌长官一谈高平村就屁股痛。伪军大队长也不得伸出大拇指,瞪圆了大眼珠大声嚎叫“高!高!实在是高!”
2、高平村出了个企业家、实业家谢东霖
谢东霖字南海,男,汉族,914年生在何处不详,977年在高平村去世,享年64岁(虚岁),谢东霖的原籍是哪里?是什么原因来高平村刘氏家招赘(男到女家落户)尚不清楚。
谢东霖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懂经营、通阵法、会管理,在高平村经商营农,使原来就比较富余的刘氏家庭打造成了高平村和周围方圆百十里最有名的谢氏庄园。
谢氏庄园拥有良田数顷,高铺多爿。骡马成群,猪羊满圈。面仓鼓,米囤流。杏红梨黄,桃甜梅酸。白杨排排,绿柳条条,青松苍苍,红枫映映。蚌藕双收,蜻蝶齐翔。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鸡飞鹅叫鸭戏水,鱼肥蟹鲜虾跳舞。牛车马车成行成列,长工短工成连成排。住不够的宽房大屋,吃不尽的山珍河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喝不穷的美酒佳酿。
谢东霖靠才华、靠智慧、靠能力、靠科学,从一个上门寒酸女婿成为高平村成为真定府乃至冀中地区的富户、大户、名户。成了名符其实的土地之主,资本之家,成为赫赫有名的谢大员外。他就是范仲淹的外祖父。
   3、高平村出了个伟大的母亲宋皇诰封吴国、秦国太夫人谢观音
   谢观音(963-1026)是谢东霖和刘氏夫人的独生女,是范仲淹的亲生母亲。史上称谢氏、谢氏夫人,宋仁宗诰封颖州郡太君、吴国太夫人、秦国太夫人。963年2月19日出生在高平村谢宅,1026年死在河南商丘(当时的南京)李宅(其儿媳家中),终年64岁(虚)。   
她自幼与佛有缘,信佛、供佛、礼佛、念佛、拜佛、求佛,戒荤吃斋,积德行善。26岁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享乐生活,中年过了26岁的悲、难、忧的艰辛生活,晚年又过了13岁的欢乐生活。
    她有气质,气度非凡,看她一生社会活动中有很多优良之气,请看:生身之时来灵气、身材匀称真秀气、体质健壮有力气、女儿身心存豪气、千金闺秀不娇气、婚姻自定有勇气、善待后子好脾气、礼拜佛门求神气、面临大事显静气、临财好施不小气、吃苦耐劳无怨气、口直心快不俗气、街坊邻居讲和气、天平山上存骨气、岳阳楼外扬正气、儿子忠孝好福气、高官厚禄无霸气、吃穿住行不洋气、满朝文武提士气、带动社会扭风气、忠于国家要争气、孝敬长辈能顺气、育导儿童不淘气、横眉冷对黑妖气、维朋交友讲义气、农耕耙锄懂节气、克服困难立志气、同事之间不怄气、百姓面前无傲气、受点委屈不生气、吞气忍声少斗气、中年已过甩晦气、到了晚年剩精气、寿终之际留运气、传给后代是正气。
    4、高平村出了个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工程专家、三军掌书记范墉
    范墉(937-990),字佛客,号德坊,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卧龙街灵芝坊范宅(今苏州景范中学),年轻时长期担任吴越国王钱俶的秘书长。成功的参与谋划、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堤的修筑工程,亲自指挥了杭州西湖的疏挖工程,机智的变废为宝,为西湖增添美丽的一景--湖心岛。
    他作为吴越国王的智囊团的主要成员,以钱俶特使的身份来往于吴越国与北宋王朝之间,几经谈判,成功的、顺利的、友好的、和平的完成吴越国回归大宋朝。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避免了人民自相残杀,使百姓骨肉免遭涂炭,为人民谋造福祉。
    987年1月30日起任成德军节度掌书记(驻扎在正定县城西4里处),对成德军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期间他曾带领3000名士兵,参与了龙兴寺大悲阁的修缮工作。由于夫人难产大出血陈氏去世。经人介绍于988年5月5日娶(嫁)高平村谢观音为妻,入赘(男到女家落户),来到高平村落户,成为高平村的新成员。每天骑快马来往于高平村与成德军营帐之间。989年8月29日,他与谢观音的儿子范仲淹就出生在高平村谢宅。989年12月8日,范墉接到枢密院钧旨(中央军委的命令)赴远在江苏徐州的武宁军任职,由于天寒地冻,一路染病,于990年1月7日在徐州去世,终年54岁。
    范墉虽然在高平村的居住时间仅578天(一年半多点),但是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高平村给了他“家”,高平村给了他“爱”,高平村给了他“温”,高平村给了他“暖”,高平村给了他“儿”,高平村给了他“财”,高平村给了他……
    范墉去世后,宋太宗封刑部尚书(公安部长),宋仁宗追封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师中书令(宰相)、太师苏国公、太师周国公。
    5、高平村出了个清官范仲温
    范仲温(985-1050),字伯玉,男,汉族,祖籍幽州(北京市),籍贯江苏省苏州市,985年出生在首都开封,父亲范墉时任枢密院(中央军委)直学士(常委)。母亲陈氏,名字不详,系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人,于987年8月17日病死在河北省正定县城。
    范仲温自988年5月5日跟父亲入赘(男到女家落户)来到高平村,随继母谢观音生活578天后于989年12月8日跟父亲、继母及两个弟弟赴徐州,990年父亲去世后,范仲温回苏州市卧龙街灵芝坊范宅内与族兄弟一起生活。
    宋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温的同父异母弟弟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治水有功,遇乾元节(宋仁宗的生日,农历4月14日),仁宗皇帝降恩于范仲淹时,范仲淹提议按例补试兄长范仲温“将作监主簿”的官职(县财政局长)。1038年,因工作认真被提升越州(绍兴)新昌县尉(公安局长)。范仲温以诚待人,热情为百姓办事,“三年时间盗不及境”,保一方平安。1041年任监杭州余杭县市征(税务局长)期间“能宽其利,商旅便之”。三年时间成绩突出,上级多次表扬举荐。1043年调宁海军节度推官,又任台州黄岩县令(县长)。庆历七年(1047年)“海潮大至,坏州城,人皆逃散,淹死者甚多”。范仲温不但没跑,而且教百姓用木料作桴(木伐子),夜以继日的抢救人民生命数千人。当上级得知范仲温还在时即下令“由他率众治城。他雅喜利人,长于虑事,众议筑土为城,用瓦盖之,范仲温独不然,用门板置闸能挡水,能放水,用牛踩之,坚而后增,至于成城,台州平安”。庆历八年(1048年)台州大饥,上级命令让富人将谷子低价卖给穷人。由于穷人没钱,低价也买不起,他提出富人低价卖给穷人50斤米,还不如免费捐给穷人30斤,“这样富人易办,穷人易及,众皆悦从,饥者获济”。
    永嘉郡的狱中有14人因偷盗被判死刑,外台官请范仲温复审,经他详细的审理认为所犯罪行够不上死罪,故此奏请朝廷恕14人免于死刑。
    黄岩县是个大邑,住着几万户人家,打官司、告状和民事纠纷很多,“讼争盈庭”。范仲温采取在全县进行普法教育,让老百姓懂法,在法律内约束作为。对于民事纠纷他是作耐心的思想工作,调解,中和内部矛盾,以理服人,以人服理,使双方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对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害群之马他不手软,“必为解其仇,讼而决平之”。故此老百姓尊敬他,对他判的案子服气、服从、服法。制置官、按察使都上奏折文举荐之,得到朝廷嘉奖。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温在太子中舍的任上致仕(退休)皇帝赐诰由欧阳修起草诰词。从京师开封回苏州生活。范仲淹任杭州太守,将一生的积蓄从吴县置义田、义庄,年年救济宗族穷人。范仲温不顾体弱多病,又挑起了这副重担。建立起江南第一个慈善机构--范氏义庄。
    皇祐二年(1050年)9月13日,范仲温因病在苏州去世葬天平山,终年66岁。“中外宗亲莫不过哀,里人老少皆涕下”,“其留下的恩德十分感人至深”。
    娶丁氏夫人,儿子5位,长子范纯义、次子范纯叟、三子范纯厚、四子范纯恪、五子范纯一。女儿四位,长女嫁进士李沿,次女嫁进士沈充,三女、四女不详。
    范仲温去世后,其后代尊他为“中舍房”的房祖,范仲淹为其写墓志铭。
    范仲温在高平村中仅仅生活578天(一年半多),由于他当时幼小,不会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毕竟在高平村有一个家,毕竟高平村养育过他,虽然短暂的578天,也应记下难忘的一页。
    6、高平村出了个状元郎范仲滋
    范仲滋,男,汉族,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8月17日,出生在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西4里处的成德军节度掌书记官舍,当天母亲陈氏因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父亲范墉任职于成德军节度掌书记(大军区参谋长)。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5月5日,范仲滋与哥哥范仲温一起跟随父亲入赘到高平村谢宅落户,由继母谢观音养育。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腊月初八日,范仲滋与哥哥范仲温、同父异母的弟弟范仲淹一同随父母赴徐州。范仲滋在高平村这个家生活578天。由于父亲在徐州病逝,无奈随继母谢夫人伴随着兄长范仲温及弟弟范仲淹回归父亲的原籍苏州市的范宅,与族中诸兄弟一起生活。
    范仲滋出生当天母亲亡,两年后父又死,成了孤儿。他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他不知道母亲的奶茶是什么味道。由于营养不良,致使身体虚弱,面黄饥瘦,个头矮小,体质很差。
    范仲滋酷爱学习,先考取秀才,又考中举人,连续几次参加每三年进行一次的全国考试,终于在宋天圣二年(1024年)登宋庠榜第四名进士及第,由于痨病(肺结核)复发未能走马上任便死在苏州家中。娶李氏夫人,生一子范纯禧,葬在天平山。可怜范仲滋幼年失去父母,拖着病体学习不息,37岁才考中进士,未能上任做官就去世,可惜可叹。
    7、高平村出了个历史完美之人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文学家、慈善家和水利学家。
范仲淹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农历8月29日(公历10月1日)2时出生在高平村谢宅,父亲是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母亲是高平村谢员外的独生女谢观音。
范仲淹来到高平村的第一天遇到了外祖母刘氏老夫人去世的悲痛场面,因此也终身没品尝到母乳的香甘。
刚刚100天的他经住了十冬腊月,冰天雪地的寒冷,受够了马拉木轮大车在荒郊野外崎岖土路上千里巅簸之苦。
仅仅130天的他在陌生的徐州看到父亲病故的情景,又一次忍受车马颠簸之痛。
    从150天开始,他听厌了苏州范、陈两大家族的冷嘲热讽,过惯了在天平山咒钵庵的三年守灵被家族遗弃的生活。
    幼年时他忍历了随母改嫁更名换姓的屈辱年月,再次跟继父赴湖南迁徙。
少年时他在湖南安乡县太平观里向道士学文化,留下了“书台夜雨”的传说。过岳阳楼留下了洞庭湖美好印象。
青年时在山东博山有过考取秀才的喜悦。礼泉寺打更护院留下了“窖金捐僧”、“断齑划粥”的高风辛酸故事。在长山朱府听到朱氏子弟的讽语刺言,在吴县范宅看到范氏兄弟的红眼白目。在池州、在应天府为读书忍辱负重,不能复姓还名。三年“冷水沃面”,“和衣而眠”,“赠斋不吃”,“皇帝免见”的故事到处流传。
    成年时他在皇帝、宰相面前能平心面对“礼部考试第一而不点状元”的偏心待遇。他在广德军平反冤假错案与太守论辩,将屏幕记满。他在集庆军接母而孝养,归宗复姓放弃家产。
壮年时,在泰州奏本修堤保农田。在兴化县带领百姓筑堤修坝、日夜奋战、不惧风雪寒。丁母忧掌书院,育学生上书万言。上朝阻止仁宗率群臣给太后拜寿,下朝又奏太后还政撤帘。河中府奏民穷停修宫殿。陈州城参太后滥用职权乱封官。朝廷不救灾,他不让仁宗退朝,建议宫中都饿半天。他救完灾带回鸟昧草让宫中都偿遍。阻止废皇后他敢脚踢宫门,拳打门环。守睦州,兴水利,办府学,普法教育学先贤。苏州治水兴学把宅捐。开封府尹除霸治乱撤脏官。参闫奸宦他抬棺上殿,绝食三天。参吕权相他将“百官图”献。“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百姓谚语美名传。饶州上任接送免,波阳兴学免贡茶爱妻归天。润州途中学习狄仁杰,越州主政念边关。
老年时带儿子赴西垂共解国难,先守后攻,远慑近抚在耀州,边关大帅还将延州兼。庆州修寨筑造大顺城,“军中一范、敌破胆”。宰辅两府搞新政,大笔一勾撤脏官。四路大帅巡边、边防安,邠州建学仅三天。邓州抗旱身同兵,花州书院“两记”全。“忠恕”牢记宰相心,“不欺”二字陪状元。圣旨调任荆南府,百姓跪求使者拦。
晚年时杭州救灾有新招,吴郡义庄办慈善。青州井水配药能医  眼,改革粮税百姓赞。赴颖州(安徽阜阳)上任路上抬,途过徐州命归天。“遗表”一书留圣上,家无一字、国事有千言。可敬可爱又可怜,主政宰相活着私房无一间。可歌可泣又可叹,四路大帅死后新衣无一件。
他一生改变了诗风、文风、士风、学风及社会之风。他立德、立功、立言。他一生活了64岁,当37年的官,为国为民的好事万万篇,也讲不完。
    范仲淹去世后,皇上辍朝一天,边关哭三天,全国长叹。谥文正,封太师、太傅、太保,诰楚国公、魏国公,赐万安山为范园。
    8、高平村出了个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周偶海
    周偶海,男,汉族,1943年生在高平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他自幼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积极要求进步,早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向党宣誓,为共产主义敢献终身。
    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已,处处以王杰、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为榜样,年年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在田间地头他是生产能手,在训练场上他是军事技术骨干。被提拨为民兵排长,成为高平村民兵队伍乃至正定县民兵队伍中的技术佼佼者。
    1972年12月23日,周偶海为正定县组织的城关、三里屯等公社(乡镇)的民兵干部表演土法打坦克演习时,不慎发生炸药包导火索起火,为了保护在场的数十名同志的安全,周偶海排长毫不犹豫地抱起炸药包冲出隐蔽地,战友得救了,可是周偶海排长光荣的牺牲了。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于1974年7月20日给周偶海同志追记二等功……
    三、高平村的神名
    高平村在古时候有一大寺,大寺里因有一大佛而叫大佛寺。佛为观音菩萨,香火很旺,有求必应。周围几十里,百十里包括真定府城内的善男信女(那时正定城内的隆兴寺内还没有大佛也没有大悲阁)也都来高平村烧香许愿,敬佛诵经。后来大佛被迁移到了城内。据正定隆兴寺内关于大佛及大悲阁的记载“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年),自觉禅师在今正定城西创建大佛寺,其寺内的大悲阁供一尊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观音)。五代后晋时契丹犯界,烧毁大悲阁,菩萨胸臆以上的铜被熔去,施主们用泥进行了修补。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柴荣立监采铜铸钱,民间铜器,佛像一律由官没收,以五十日为期,逾期隐匿五斤以上者处死,故此又将菩萨胸臆以下的铜毁以铸钱。施主们又用泥补塑,就这样由一尊好端端的铜菩萨变成了一尊泥菩萨”。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驻跸正定城,前往城西大佛寺烧香,当得知大悲菩萨由铜变泥的原委和听信寺僧“遇显即毁,遇宋即兴”后遂定于城内龙兴寺(今隆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铜身并盖大悲宝阁(969年动工,971年竣工),20年后,宋端拱二年(989)宋太宗赵光义又下令对大悲阁重修。时任成德军节度掌书记的范墉率3000名士兵义务参加了这次修缮任务。那时的正定城为30里,据宋人吕颐浩(时任河北都转运使)在正定著《燕魏杂录》一书中写道:“真定府使廨,雄盛冠于河北一路,府城周围30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
    高平人传说大佛被东移城内,城内人记载大佛自城西迁来,现在的隆兴寺内的大佛与高平村的大佛是不是一个大佛,我认为可能性是有的,联想到隆兴寺内先铸铜的,后来又塑了个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但是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拿出可靠的证据来作最后的决定。不论是与否,高平村的大佛是观音菩萨,而观音是佛门掌门弟子,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菩萨之心是众所周知的。
    四、高平村的地灵
    所谓地灵,看高平村一个普通的冀中农村,接连走出去了这么多名人、名神,这本身就充分说明高平村地之灵。
    所谓地灵,看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的人民以锄头铁锹、长矛大刀,地雷土枪为武器与装备机枪大炮、训练有素的武士道职业军人日本打仗,而且高平村人民是以被动的防御战对付的是占主动地位的进攻战。从以上史志几笔记载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日本鬼子白天来、晚上来、还是拂晓来,不论是日本鬼子晴天来、阴天来、还是雪雨天来,不论是日本鬼子来几十个人、几百个人、还是几千个人,也不论来的是韩家楼炮楼的,灵寿县据点的、还是正定新乐几个县大营的,只要一踏进高平村的地界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高平村人民用神灵的地道,打的敌人团团转,转团团。不但粮食抢不走,共产党的干部搜不去,每次都是死伤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百十个人,而高平村的人民在神明地灵的家园保卫战中,在八年无数次大小战斗中,仅仅牺牲四个人,伤七个人,这个大差距的比例正是高平村地之灵。
    所谓地灵,高平村这个肥水沃土多少年来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良善百姓。使村民在数千年的生活中远离天灾人祸。在高平村这片精灵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梳理,使这充满灵气的土地贡献着食粮衣物。养育着在这里生活的子女,使大地的孩子们一辈一辈的繁育,过着丰衣足食的无忧生活,这是高平村的地之灵。
    五、高平村的渊源
1、血缘浓:
刘姓是来自范氏,虽然在范姓之前曾经有一位叫“刘累”的,但仅是其名,而不是其姓,刘累的后代一个也没有沿袭刘姓。自黄帝的68世孙(刘累的45世孙)士会公元前593 年任晋国中军大元帅、太傅主国政有功,被赐封于“范姓”,谥号“武子”,国称“范武子”,这是范姓第一人。因晋国之君重耳(晋文公)去世后,决定由范武子赴秦国(陕西甘肃)请公子雍来继位。由于晋国内部立国君突变,范武子滞留在秦国数年后才能回来,他将儿子范鞅留在秦国为大夫,留在秦国的儿子姓刘,返晋国的儿子姓范,这就是刘姓的来源。范武子之后代18世孙刘邦立汉为帝,大封刘姓天下,故此说刘傻子及高平村的刘姓与范墉、范仲温、范仲滋、范仲淹同属一个血脉,同属范武子的后代,有着血缘关系。
    2、佛缘灵
    高平村里有大佛寺,大佛寺里是观音菩萨。全村人都敬观音佛、都拜观音佛、都信观音佛。谢观音是由其父母求佛,观音赐身。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也是出自大佛寺的观音菩萨。范墉的字叫“佛客”(佛之客人),他带3000名士兵义务修观音大悲阁。修大悲阁宋端拱二年范仲淹生,与母同生在一家;建摩尼殿宋皇佑四年范仲淹死,与父同死在一处。
    3、天缘巧
    谢东霖64岁寿终,谢观音64岁寿终、范仲淹64岁寿终。谢观音的第一个丈夫范墉54岁寿终,谢观音的第二个丈夫朱文翰54岁寿终。母亲谢观音生26年儿子范仲淹亦生;母亲谢观音死26年儿子范仲淹亦死。范仲淹来世朱文翰中进士;范仲淹中进士朱文翰去世。谢观音生长子范仲淹时其母亲刘氏去世,范仲滋出生时其母陈氏去世。范仲淹的外祖父谢东霖男到女家落户(招赘)、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男到女家落户(招赘)、范仲淹男到女家落户(招赘)、范仲淹的长子范纯祐男到女家落户。 范仲淹母子都出生在高平村;范仲淹母子都葬在高平陵。
    4、地缘名
    高平村以高平立村名,谢东霖、范墉、范仲温、范仲滋都在高平村安过家落过户;谢观音、范仲淹、刘傻子、周偶海都出生在高平村;范墉、范仲温、范仲滋、范仲淹和刘傻子的始祖范武子的家是山西高平市;范武子封的是高平候;范墉出生在苏州高平里(区);范墉、范仲温、范仲滋、范仲淹的原籍在苏州高平里;谢观音、范仲淹去世后葬在河南洛阳高平陵;范仲淹母子生活的地方山东邹平是古代的高平县;范仲淹是高平公;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是高平候;范仲淹的三子范纯礼是高平男;谢观音、范墉、范仲温、范仲滋、范仲淹离开高平村再也没回来看过高平村。谢观音在高平陵两个丈夫都不见,四个儿子一个也不少(谢观音一生共生过四个儿子,死后都葬在高平陵)。
    六、高平村的风高
风高乃风格高尚,在名与利面前表现的尤为明显。高平村的人民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们在属于自已的大佛和大佛寺在隆兴寺出名、出大名之后,高平村的老百姓世世代代所做出来的不闻、不问、不争、不抢、不说、不道、不辩、不论、不申、不鸣的态度就说明高平村的风高。
红色经典大作《地道战》本来写的是高平村的事、说的是高平村的情、表的是高平村的人、记的是高平村的功、拍的是高平村的迹。英雄的高平村是地道战真实故事发生地、剧本的采访地、影片的拍摄地,英雄的生长地、烈士的长眠地。只是导演觉得该片地面以上的工事镜头不太尽意,所以在冉庄看到一棵老槐树上挂着一口铁钟而感兴趣,就这样完成了《地道战》的全拍过程。全国上映后,一鸣惊人,冉庄抢先注册,这冉庄出了名,而且出了大名。若不是编剧、导演及主要演员发表声明谁能知道高平村的地道才是《地道战》的原型。
所以说高平村的村风是高尚的。他们不争名、不争利、不为名、不为利、不抢名、不抢利的冀中百姓,憨厚、实在的老黄牛的形象,真乃可敬、可亲、可爱、可歌、可贺、可赞。也为他们在属于自已的大名、大利、大功、大德被抢被夺之后的表现的平凡、平常、平静、平和的平态而使我们产生不平之气和不平之氛。
    七、高平村的德厚
    高平村的人民有着宽广的胸怀,敌人称“范大帅胸有数万甲兵”,朋友讲“范宰相肚里能撑船”。
    高平村的人民有着一颗慈善心肠,道德宽厚,从谢东霖一个外地贫寒之子被招赘到高平村安家落户,人地两生,没有受到虐待和欺负,顺利的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足以说明高平村人民这种“不欺”精神让状元一生用不尽。
    从谢观音这个高平村的外甥女,将硕大的田产庄院顺利的卖掉,抛家舍业一心跟丈夫远走他乡也足以说明高平村的村风之正,这种“忠恕”之风足以使宰相一生用不完。
高平村的村民在抗日战争中,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震慑了敌人的傲气,煞掉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中华儿女的志气,他们用低劣的武器对付机枪大炮的正规军人,以4个人的牺牲换取了敌人数百人的死亡,这在历史战争中,实在是奇迹。然而革命胜利后,高平村的人民没有向国家伸手,甚至连革命烈士纪念塔也没维修。更有甚者,共产党员周偶海同志作为一个农民,作为高平村的一个村民,发扬风格,服从组织,义务帮助训练其他乡镇的民兵,用土法打坦克,因不慎导火索失事在爆炸之际,周偶海同志为了保护其他战友,奋不顾身的扑向炸药包。同志们脱险了,可是他壮烈牺牲了,其亲属面对仅以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的名义追记“二等功”的称号,一言不发,连评烈士的申请也没向组织提出。
一桩桩的事情可以看出,高平村的人民是多么的憨厚、仁慈、善良、村正、村风正,村高、村风高,村德厚、民德厚、村民德厚。
    八、高平村的艺精
    作为高平村人的谢东霖经营农业、商业、畜牧业、水产业、养殖业、林业和水果业等行业,他利用先进科学种植法,科学养殖法和科学经营法,事业不断壮大,仅几年的时间就成为冀中地区的首富。
    作为高平村人的刘傻子刻苦钻研,用土枪土炮土雷研究制造出新式武器“枪打弹”,杀伤力很强。他发明了新的埋雷法,使敌人的工兵束手无策。
    作为高平村人的周偶海,在人们对前苏修坦克无奈时他研究出一种利用炸药包掩体爆破法。不但自已会用高平村的民兵会用,周偶海还成了正定县民兵的教官,让全县民兵都会用。
作为高平村人的范墉,在治理钱塘江大堤时在凶猛浪涛中,他机智地将木桩削尖后用大弓射入堤坝代替了人工打桩,为大坝保时间,保质量的筑成奠定了基础,成为钱塘江大堤修筑中的一段佳话。
作为高平村人的范仲温在台州治水中,采取与众不同的办法,他置闸即能挡水,又能排水。在筑城墙时,让老百姓牵牛来踩土夯实。
作为高平村人的范仲淹用奇招解决了杭州百姓的饥饿荒灾。用高招解决了青州人民的交赋运输灾难。尤其是在西北战场上,他利用“常山战鼓”来激励士气,摆“常山蛇阵”,使西夏侵略者投降。
    九、高平村的人胆大
    刘傻子为代表的高平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飞机、坦克、大炮、机枪和钢盔、皮靴、狼狗、战刀,在冀中地区铁壁合围,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没有胆怯、没有低头、没有投降、没有叛变,而是人人立壮志,个个有雄胆,在面对面的对峙中,在智对智的交战中,不论日本兵几十个来、几百个来还是几千个来,高平村人没有一个汉奸,没有一个叛徒,没有一个脓包,他们在浑身是胆的刘傻子队长指挥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奇迹。
    周偶海作为高平村的新社会的民兵排长,在北极熊的坦克面前,他没有被吓倒,研制出用炸药包近距离爆破法。在教习中,炸药包的导火索发生意外,他面对将要爆炸的烈性炸药,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吓退、没有被吓跑、没有被吓躲、没有被吓避,他毅然扑上去,用自己的血肉保护了战友,保护了人民,周偶海这一扑,完全印证了新时代的高平村人的觉悟、高平村人的气魄、高平村人的胆量。
范仲淹作为高平村人,在泰州修捍海堤时,来了大海潮,别人害怕,他不怕。丁母忧时他上万言书。满朝文武包括年轻的皇上都怕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而范仲淹连续四次奏参。江淮旱蝗大灾,他扯住龙袍不让下朝,宣布满朝都饿半天。他带回鸟昧草,敢在朝庭上让所有的人都尝遍。为直谏皇帝,他敢脚踢宫门,拳打门环。在开封府范龙图敢撤皇亲国戚,敢杀皇侄曹大年。他敢抬棺上殿,绝食三天参死“都都知”闫太监。他敢上百官图弹参宰相吕夷简。尤其是西夏元昊入侵,武将连败,国家危难,他52岁的文人挂帅赴边关。延州是前线,知州无人敢上任,范仲淹一人兼。大雪天会见羌酋时他敢撤掉警卫员。将士有罪时,他敢刺手不刺脸。西夏侵略者30万铁骑精兵真野蛮,看见“范”字帅旗就腿软。“军中有一范,敌军闻之惊破胆”,您看这个高平村人的胆子有多大,别人不敢他都敢。
    范仲淹是一代历史完美之人。范仲淹思想被视为中华之魂。千百年来常热不凉范仲淹研究热,范仲淹思想研究热,范仲淹文化研究热.世界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在香港注册并在香港挂牌办公、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在民政部注册在北京挂牌办公、河南省范学文化研究会在河南民政厅注册并在邓州市百花州书院挂牌活动、山东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在山东民政厅注册并在邹平市挂牌办公、台湾范仲淹研究会在台北市挂牌。另外泰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加拿大、柬埔寨、越南、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都有范仲淹的研究组织,也都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在苏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学府建立了范仲淹文化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在大连大学,在南通大学都设立了范仲淹文化基金会。
在洛阳、苏州、泰州、兴化、岳阳、庆阳、伊川、广德、延安、波阳、商丘、开封、青州等地也都相继成立了范仲淹的研究组织。范仲淹及范仲淹思想和范仲淹文化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蓬勃兴起,我认为研究范仲淹必须从高平村启步,研究高平公必须从高平村开始。
笔者:范祥科,河北省唐海县卫生局退休干部,范仲淹第35世孙
电话:0315-8712582(夏)8718123(冬)邮编:063200
   13932527788  13663356906
邮箱:fanzhongyan_35@163.com
发表于 2010-4-7 1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 平 村

发表于 2011-2-24 09: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高平村!感谢高平!
[em14]
发表于 2011-3-4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平出名人,但不能留在名人,
发表于 2011-3-24 0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平村的人民有着宽广的胸怀,敌人称“范大帅胸有数万甲兵”,朋友讲“范宰相肚里能撑船”。
发表于 2011-9-10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洛阳、苏州、泰州、兴化、岳阳、庆阳、伊川、广德、延安、波阳、商丘、开封、青州等地也都相继成立了范仲淹的研究组织。范仲淹及范仲淹思想和范仲淹文化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蓬勃兴起,我认为研究范仲淹必须从高平村启步,研究高平公必须从高平村开始。
发表于 2011-9-26 05: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杰地灵,可以这么说吧。
发表于 2011-10-8 16: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连政府都想沾点灵气呢,
[em13]
发表于 2011-10-15 05: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发表于 2011-10-21 17: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发表于 2012-2-22 1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上人间2011-10-8 8:40:32的发言:
就连政府都想沾点灵气呢,
[em13]

说得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平,高平公,高平文正公,这些都是巧合吗?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童网

GMT+8, 2024-5-4 07:33 , Processed in 1.140654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328号-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