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搜索
查看: 1123|回复: 4

绝大多数的人格偏差,源于父母的不正确教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16: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珠江商报作者:刘桂香

  “亲子”栏目再上路
  前段时间,因为栏目的临时调整,《城市周刊》“亲子”栏目停了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我发现,我的电子邮箱仍源源不断地收到父母们写来的稿子;我发现,无论我和什么年龄段的朋友或陌生人聊天,大家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孩子谈到学生谈到家长;我还发现,无论我什么时候看杂志看报纸,总能看到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相关的东西……然后,我相信,亲子问题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怎么也绕不开并且也不能绕开的话题。于是,我明白,一直以来以贴近百姓生活为宗旨的《城市周刊》绝对不能放弃对这个领域的关注。所以,“亲子”栏目今天又和读者见面了。我们会努力把它办得生动活泼而又有启发性、建设性,也真诚地希望同样关注下一代成长的机构和企业与我们共同携手办好这个栏目。
  ———编者

  商报记者 刘桂香 报道

  如果不是唯识深层沟通中心奈女士的介绍,记者在见到林显宗先生的刹那,更愿意以“中年帅哥”而不是他的追随者所用的“心灵大师”来看待他。51年的岁月雕琢,没有在他那气血充足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唯一能让人看出他“知天命”境界的,是那双深沉而温和的眼睛,和一个面对所有人都一样的宽容的微笑。
  他并非儿童教育的研究者,但他在与上千个有不同程度人格障碍的患者的沟通中震惊发现:绝大多数人的人格偏差、心理障碍,都源于儿时父母对他们的不正确教养、或者与他们之间的非正常亲子关系。由于这个发现,“亲子心灵对话”从此成为他到各地宣讲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竭尽全力代无数仍在父母糊涂的教养方式下心灵饱受折磨的孩子呼救,试图用一个个惨痛的案例来唤醒那些对儿童教育懵懂无知的父母。

  以下就是林显宗先生想告诉天下父母的他的发现:
  老被父母打的孩子长大成为老打孩子的父母.
  林先生说,他经常会问有孩子的人:你有没有打过孩子?回答几乎都是肯定的。然后他又问:你有没有被父母打过?回答也几乎都是肯定的。为什么体验过被父母打的委屈和痛苦的人,长大了还要把这种痛苦和委屈施加给自己的孩子呢?这是因为,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复制父母加诸于自己身上的行为模式。
  林先生曾为一位常常打孩子的母亲做深层沟通。这位母亲经常打孩子,打完之后就后悔,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在沟通中,林先生让她回溯她的童年,于是,她说起自己3岁的时候,有一次被父亲误解而遭到父亲二十几个耳光的惩罚,无比委屈的她哭了整整一夜。林先生问她从自己这次经历想到了什么?她流着眼泪说:“天啊,孩子现在被我打的感觉,不就跟当年爸爸打我时一样吗?”她还惊觉她打孩子都是打耳光,下意识地就是喜欢用这种方式打。多么可怕的复制!
  林先生说,孩子不仅会在他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复制父母的暴力,还会将暴力回馈给父母。他们也许不会真的动手打父母,但他们会用千奇百怪的方式令父母伤心、痛苦甚至绝望。比如他有可能在外犯罪、有可能去做父母不赞成他们做的任何事等等。

  “窒息的爱”令孩子长不大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大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这些全职妈**生活主战场就是家庭,而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孩子。她们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外,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全程跟踪、全面监控。全职妈妈这种对孩子全方位的关照,到底对孩子好还是不好?
  林先生认为,全职妈**出现有它的合理性,对孩子到底好不好关键要看这位妈**方法对不对。如果这位妈妈真的对孩子是全程跟踪、全面监控、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的话,那对孩子绝对不好。他说:很多父母都在用自以为是的“爱”来摧残自己的孩子。他称这种爱为“窒息的爱”。他说,这种“爱”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灵,而且会令孩子出现生理上的问题,比如体型偏小,总给人长不大的感觉,并且常常容易感冒、咳嗽,出现气喘。这是因为孩子的空间被束缚得太紧,无奈的他会通过肉体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打”地板往往打出不负责任的孩子
  林先生还提到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孩子不小心撞到桌椅或摔倒,他痛了就会哭,而父母舍不得孩子哭,就打桌椅或地板给他看,“哎呀,你怎么可以伤到我的心肝宝贝!”那个孩子看在眼里会怎么想?原来撞到桌子不是我的错,是桌子的错,是地板的错。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上做错事情了,他会怎么说?是他们害我的!是别人要我这么做的!都怪别人,不会怪自己,不会负起责任。因为以前父母都是这么教的。你看很多犯罪的人,当他被捉的时候也不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会怪社会而不会反省自己。

  单亲家庭的悲剧:对父爱的渴望令他成了同性恋者
  目前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孩子越来越普遍。记者问林先生,离异容易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林先生说,夫妻离婚,如果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偏差。他举了个很严重的个案。一位有同性恋行为的男青年来找他做沟通,在回溯自己的往事的时候,这位青年说到他从3岁起父母就离婚,妈妈不准爸爸来看他。爸爸想他的时候就偷偷到幼儿园去找他,他也总是在幼儿园里渴望爸爸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后来事情让妈妈知道了,妈妈生气得打了他,说:“你爸爸已经伤害我那么深了,我不准他再回来伤害你!”从此他就再也没见过爸爸。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他对父爱是非常渴望的。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同性的爱也变得很渴望。林先生说,正是这种对父爱长期渴望却又得不到的情况下,他只有去寻求同性的爱来填补这个需要。
  林先生说,夫妻离婚了,应该尊重孩子,让他有选择随时到父亲或母亲那一边的自由,而不是用压抑的方式限制孩子,这样,即算夫妻分开,而孩子还可以同时拥有爸爸和妈**爱。

  吸毒竟源于父母的不尊重
  林先生说,他曾经和许多吸毒者做过深层沟通。他发现很多吸毒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没有被父母真正地尊重过。他认为,这其实就是他们染上吸毒的根源。因为一个人从小就不被尊重的时候,他也不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这种人在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就会选择自残的方式来宣泄自己。而吸毒就是他们采用的一种自残方式。

  不要替孩子开他的“生命之船”
  林先生最后奉劝天下父母,孩子是他生命之船的船长,你可以给他一片安全的海域,但你不能够替他去开那艘船,你要让他自由航行。孩子的生命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你可以买颜料和画笔给他,但你不能替他在画布上画任何的颜色,你必须信任你的孩子,让他在画布自由挥洒,你不能去干涉。
  林显宗先生简介:林显宗,台湾台中市人。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为建筑设计,在研习佛学几十年后,意识到人类心灵的建设远比楼房的建设更重要,于是转而投入心灵科学的探索。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佛法科学化,把西方各种心灵科学技术印证于所学的佛法之上,创设出一套消除人类心灵深层障碍的技术———唯识深层沟通,并以之为上千个有不同程度人格障碍的“心病患者”有效地消除障碍。
发表于 2012-5-25 2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劝天下父母,孩子是他生命之船的船长,你可以给他一片安全的海域,但你不能够替他去开那艘船,你要让他自由航行。孩子的生命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你可以买颜料和画笔给他,但你不能替他在画布上画任何的颜色,你必须信任你的孩子,让他在画布自由挥洒,你不能去干涉。
发表于 2012-5-26 17: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孩子到底好不好关键要看这位妈**方法对不对。如果这位妈妈真的对孩子是全程跟踪、全面监控、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的话,那对孩子绝对不好。他说:很多父母都在用自以为是的“爱”来摧残自己的孩子。他称这种爱为“窒息的爱”。他说,这种“爱”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灵,而且会令孩子出现生理上的问题,比如体型偏小,总给人长不大的感觉,并且常常容易感冒、咳嗽,出现气喘。这是因为孩子的空间被束缚得太紧,无奈的他会通过肉体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发表于 2012-5-30 17: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是他生命之船的船长,你可以给他一片安全的海域,但你不能够替他去开那艘船,你要让他自由航行。孩子的生命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你可以买颜料和画笔给他,但你不能替他在画布上画任何的颜色,你必须信任你的孩子,让他在画布自由挥洒,你不能去干涉。
发表于 2013-4-30 17: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的人格偏差,源于父母的不正确教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童网

GMT+8, 2024-6-1 20:33 , Processed in 1.078104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328号-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