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多么熟悉的字眼,在公元2008年8月8日,采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奥运圣火,就在我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首都北京熊熊燃烧。这炽烈的圣火凝聚着世界人民的热情目光和期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更凝聚着千千万万军人的浓浓情怀。
从古代到现代,军人始终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 奥运以军事实践为基础,又以提升军人的战斗力为互动,熔铸着军人的价值追求,展示着军人的精神与风姿,融汇着军人的兵法与智慧,凝结着军人的杰出与贡献。在中华民族奥运发展史上,军人为实现百年梦想谱写了光辉的华章。
凝望着熊熊的“祥云”圣火,让我们来探寻军人与奥运的息息相依、缕缕相连的关系,在我们的心头不由升腾起几多激情、几多感慨、几多启迪。
自古奥运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军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前7世纪,希腊半岛已逐步演变为城邦制的奴隶社会。为了守护城邦应对战争,各城邦大量征集和训练士兵,举办少年军校,设置跑步、摔跤、投掷、击剑等各种项目,甚至比赛器械也都是实战兵器。古代奥运会,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古奥运最重要的功能是进行军事训练。最古老的奥运项目,几乎无一不是士兵战斗动作的衍变。标枪源于一掷可以制敌的投枪,铅球源于古代炮兵石制的球形炮弹,战车赛跑是当时两军对垒的作战形式,角力再现了短兵相接的最后一搏,而“马拉松”则是用一个“优秀士兵”的名字命名的。军事训练与竞技比赛的融合,把军人与奥运紧密相连。
2008年8月8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召开的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只有千名军人组成的表演队伍用短短的几分种的时间演变了从古至今的一个“和”字,其意味深长的包含的奥运与和平的含义。
其气势的庞大动作之流利体现了军人飒爽的风姿。
从古代奥运会到今天,历史的车轮碾过2600多个寒暑。沧海桑田,但军人与奥运始终密不可分。奥林匹克运动展示了军事训练的特殊魅力,体育以自己特定的方式锤炼着军人的钢铁之躯,培养着军人的战斗精神,弘扬着民族军事文化。朝鲜族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中国的武术等,都是民族文化在军事训练中的精华,这些独具特色的内容设立为奥运竞赛项目,既丰富和发展了奥运文化,也推动了各民族军人的军事训练。
随着时代的变迁,奥运会的比赛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奥运已不再具有选拔和训练士兵的功能,但奥运仍全面继承和发扬了军事训练文化的内涵。据统计,今年北京奥运会共设置了28大类、300多项比赛,其中60%以上的项目都能从军事训练中找到渊源。可以说,奥运是军事训练与竞技比赛集大成者,是人类永远相传的精神文化财富。军人与奥运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是军人心中永不熄灭的圣火和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古奥运虽然起源于战争,但它的精髓与实质是追求和平与友谊。
回首百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尽管经历起伏和波折,但“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不仅没有随着历史的烟云渐行渐远,反而在岁月的磨砺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日益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奥运以和平的运动遏制战争的基本愿望,与中国文化中的“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思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国是倡导和谐、仁爱至信、睦邻友善的礼仪之邦,中国军人是爱好和平的军人。“止戈为武”。军人的真正使命在于维护正义与和平,准备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军人在奥运中的价值就在于它神圣的保卫和平的职责。追求和平,保卫和平,是当代军人的崇高价值所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作贡献,是时代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这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天下仍不安宁,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战争硝烟挥之不去,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沟通理解、交流合作、和谐相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宗旨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再次戴在了运动员的头上,也寄托着人类对于和平、友谊的深切企盼。
让我们共同呼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是一次和平的奥运,友谊的奥运,奥运精神在北京奥运会筹办中继续得到传承、发扬和光大。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主题口号,表达了人类对于建设和谐世界、推动共同发展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当今世界人们的共同心声。“同一个梦想”之梦,是和平之梦、友谊之梦、进步之梦!
追求和平,增进友谊,推动进步,是百年奥运的光荣梦想与使命,也是我们当代军人的光荣与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