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搜索
查看: 7470|回复: 27

范学文化巡礼之二十八 永定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6 0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学文化巡礼之二十八     

永  定  陵

永定陵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和李皇后、杨皇后、刘皇后之墓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
2010年10月7日,我到这里进行范学文化巡礼活动。是因为以上所述这4位历史上大有名气的人物都与我的先祖范仲淹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买了门票,请了导游,无暇聆听导游对风水环境的赞美词和陈桥兵变的历史课;亦无心细看神道两侧的五十八件石刻;也不屑一顾眼前的文臣武将、虎羊狮兽,什么“象及训象人”、什么“马与控马官”都与我无关,催促导游直奔宋真宗墓冢而来。
面对宋真宗赵恒的墓冢,我不由的想起范仲淹在南京(河南商丘)为勤奋读书而不见皇帝的故事。
那是1014年,宋真宗在一部分溜须拍马、心术不正的大臣们(这其中也包括寇准)怂恿下大搞降天书、下瑞物等虚假的迷信活动,还不惜大量的财力东祭西祀活动。就是在这次东禅泰山的途中,过南京应天府(商丘市),万人空巷都上街,夹道欢迎并一睹皇帝的尊容,当时正在应天府书院上学的范仲淹,面对这位当今天子的到来不屑一顾,面对疑惑的同学说了一句“将来再见皇帝不迟”之后,继续读书学习,终于第二年春天范仲淹因礼部判卷全国第一名的身份参加殿试,见到了这位真宗皇帝赵恒,在应天府书院不见皇帝的原因,史家都说是为了抓紧这一点时间学习,我认为不尽然,更重要的是这次皇帝的行动是劳民伤财的活动,是愚民、害民、扰民、伤民的活动,范仲淹对这种误国殃民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是不能支持的,也是不能捧场的,更不能参加到夹道欢迎的队伍中去,怎么还能怡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而为虎作伥呢。
面对着宋真宗的第一块墓碑,我不由的想起历史上真正的、真实的“八王爷”的故事。真实的“八王爷”不是戏剧中的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而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按照长子继位的原则,他是理所当然的皇位接班人(此时赵德芳早已去世),由于身体有病,宋太宗感到近期治愈无望时,立第三子赵元僖(改名为赵恒)为接班人。可是到宋太宗病重临死前夕,其长子赵元佐的病好了,而此时皇帝赵光义病重没有再改立皇长子的精力了。为了遵守国家法度和皇家的家规,以副宰相(参知政事)李昌龄为代表的,(当时就是一位宰相吕端,整天迷迷糊糊的),包括皇后、瀚林院制诰胡旦、内侍总管都都知王承恩在内的一大批大臣都想立当今皇上赵光义的长子元佐为接班人,天子驾崩之后,王承恩去给宰相吕端送通知,而此时吕端早已知道了朝中这一大部分人的计划,他就采取了鸡鸣狗盗之术,诱骗王承恩到其书房找一本书,他趁机将王承恩反锁在书房中,之后,带着部队包围金殿,逮捕李昌龄等一批大臣,宣布先皇赵光义的旨意,扶三太子赵恒做在皇位之上。可怜李昌龄等一批忠于赵氏王法的人物一一被贬,您们可曾知道,这个李昌龄就是范仲淹夫人的亲伯父,而且李夫人就是在伯父家长大的。
面对着宋真宗的第二块墓碑,我不由的想起范仲淹“礼部第一未中状元”的故事。1014年(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秋天,范仲淹在洛阳(宋朝的西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举子(已取得举人资格的人),一起参加了全国三年一度的大比(相当于从研究生中选拨国家公务员),经过数个月的判卷,于第二年(1015年)春天三月份三榜(三甲)公布定案,范仲淹为礼部(国家教育部)第一名,按常理礼部第一名(全国第一名)就应该是状元(第一名),可当时的制度还须由皇帝宰相目测后再排座次(有时朝廷会当场出点急转弯式的小题目而考试),由于范仲淹断齑划粥的贫困生活造成的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缘故,再加上当时的宰相寇准对南方人有偏见,有意袒护山东胶州浓眉大眼、个头高大的蔡齐为状元,而范仲淹在礼部第一的成绩下,遂中乙卯科第九名(与蔡齐调换了位置和名次)进士及第。这件事是在寇准的操纵下,宋真宗皇帝批准的。
面对李皇后的坟丘,我不由的想起了几十年时时处处与范仲淹为敌的保守派、奸佞派、阻碍历史前进的大权相吕夷简为什么在宋仁宗赵祯皇帝面前万分得宠的原因,吕夷简是宋朝把持朝政时间最长的一位权相,是当时保守派、顽固派、奸佞派中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又是最高领导者,他及他的爪牙走狗夏竦、王拱辰之流,利用各种卑鄙恶劣手段诬陷忠臣良将,打击革命运动的开展,阻碍改革方案的实施。
吕夷简靠其伯父吕蒙正的保荐,被真宗皇帝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真宗死后又用阿谀奉承手段取得了垂帘听政、大权在握的刘皇后的信任宠爱,位居宰相,当仁宗皇帝的生母李妃因病去世后,刘太后想用一个宫女的标准来料理后事时,此时的吕夷简知道今天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一旦死后,整个天下大权就是仁宗皇帝的,吕夷简也料到待刘后死去之时,就是仁宗皇帝明白李妃是生母之迷,他为了永远得宠,将来到仁宗皇帝面前知恩,吕夷简用皇后的规格厚葬了年少皇帝的生母李妃,并指示太监用数吨水银保护好李妃的尸首,妥善保存看护。吕夷简真是老谋深算,果然刘太后一死,仁宗亲政,就清楚了自己不是刘太后所生,而是李妃的儿子,当得知吕夷简当年顶住刘后压力为自己生母料理的丧事时,对其感恩不尽,所以在以后的近二十年中,吕夷简凭借于此而大权在握,把持朝堂,盛气凌人,专横跋扈,欺上瞒下,尤其是在打击新生力量,压制革命,陷害忠良,严重地阻碍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步伐。
面对杨皇后的墓地,我不由的想起,刘太后垂帘听政十几年,临死时还留下遗嘱让杨皇后代替她继续垂帘听政,而此时的范仲淹被皇帝紧急调回朝廷,任专门给朝廷提意见的言官。面对杨皇后的听政,范仲淹理所当然的参奏杨皇后一本,迫使她不得不放弃这幕后主政的母仪之策。
面对刘太后的陵寝之区,我不由的想起范仲淹连参四本而遭两贬之事。
第一参刘后是在1029年冬至日前夕,那时宋真宗已死,宋仁宗年轻,刘太后主政已十多年,整个大宋王朝的军政大权、生杀大权、升黜去留所有权力集于她一身,威震包括仁宗皇帝在内的所有君臣和军民。军国大事实行一言堂,朝堂之上刘太后不论何事只要一语出口,堂上、堂下、朝内、朝外都是一片“诺、诺、是、是”的声音回复,从无一人敢说个“不”字,也没人敢提反对意见,更无人敢驳斥这位“老佛爷”的论调。十几年中,哪一个文臣不是看刘太后的脸色行事,哪一个武将不是听刘太后的韵律定音,就连已20来岁的仁宗皇帝也在尽情的给刘太后溜须拍马。冬至将近,仁宗在朝堂之上主动提出并宣布冬至佳节之日,吾将率领群臣百官、文武众吏在朝堂之上给刘太后祝寿,行三跪九叩之大礼。这是一件有损于国家形象的丑事,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此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观、伸舌缩颈,谁也不敢发言。在朝堂的两班官员中,范仲淹这个刚从基层调上来任“秘阁校理”的最小的官出班奏本说皇帝是国家的总代表,是国家的象征,皇帝只有面南之位,没有拜北之仪,如在家中行母子之礼还情有可原,而朝堂金殿是国礼之仪的地方,会“亏君体、损国威、失国格、成笑谈”,范仲淹的一席话吓得满朝文武都惊出一身冷汗,吓的推荐人晏殊怕受连累,找范仲淹批评再三,就连仁宗皇帝吓的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由于刘太后非常喜欢范仲淹的才华学问的缘故,她宽容大肚未作表态,也未作处理,可使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上,范仲淹出班奏本说皇上现在已二十,春秋已满,长大成人,奏刘太后不要再把持大权,垂帘听政了,请还政于皇帝,又一颗重磅炸弹对刘太后进行公开的第二参(公开宣战)。这两天的两参使刘后非常生气,贬黜范仲淹到河中府(山西永济市)任通判。
滚滚的黄河水从北而来,在河中府一个急转弯向东而去,水害变水利成了河中府人民的心事,也成了来这里做官的一块心病。范仲淹来到这里后(从开封步行到这里两个月的时间),第二天就去视察黄河水利工程,看到黄河水中有很多的上等木材东运,经询问得知是刘太后为修宫殿而征集的。范仲淹即刻写奏章、奏折进行第三参刘太后不顾国穷、不顾民难大修宫殿,劳民伤财的错误行为,建议停修宫殿、减少徭役、撤乡并县、减轻人民负担。刘太后接到奏章后,很生气,一旨下去,再贬范仲淹任陈州通判。陈州通判不但比河中府通判低半级,而且陈州还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级贫困地区。
范仲淹到达陈州的第二天,在陈州领导班子见面会上发现官员超编,再一查档案和调动手续,发现了有多数的官员都是刘太后的亲属或是刘太后手下官员的亲属,还发现其调动任命手续不是经吏部的考察与宰执研究决定的(当时叫斜封官),所以范仲淹马上书写奏章,制成奏折进行第四次参刘太后任人唯亲,不按规定手续任命官员。刘太后接到奏章后,想到这不到四年中,范仲淹参了她四本,又想到她在这垂帘听政主持朝政十几年中无人不服,无人敢疵议的气氛,被范仲淹扭转了,非常生气,她气呀气,越想越生气,时间不长一命呜呼了。说明白一点,刘太后就是被范仲淹的为国为民的正气加勇气在胆气的作用下用直谏、直劝、直批的刚直性格连续四参的作用下生气而死。
面对刘太后的墓碑,我不由的想起范仲淹勇救刘太后的地位、声望及家庭亲属之事,那是在刘太后去世,仁宗皇帝亲政后的第十五天,一道圣旨十万火急将范仲淹从陈州通判的官位上调回朝廷,将最重要的“右司谏”职权授予范仲淹,这个职位虽然不算大,可权力很大,专门监督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朝文武百官的言行的。此时,刘后一死,树倒猢孙散,墙倒众人推,就有人向仁宗报告,刘后不是亲生母亲,李妃才是生母,是刘后害死了其生母。仁宗想到刘后十几年中把持本来是属于皇帝的权力,专横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和自己受到的非礼之遇,在满朝大臣们的一致声讨刘后的浪潮中,仁宗下令部队包围刘府,准备抄家捕人,在这紧急关头,又是范仲淹一个人站了出来,顶住压力,声明 “刘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受先帝真宗的重托,十几年来为维护国家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要看大局、看主流,对她要一分为二的看,对刘后应三七分开,成绩是主要的”。范仲淹这以德报怨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皇帝和大臣,使刘后死后免遭一劫。
面对刘太后坟墓上似头发的杂草,我不由地想问尊贵的刘太后一句,范仲淹为国家以忠心、公心谏了又谏,而你为个人以佞心、私心贬了又贬,你亏心否?在你有权时众臣“诺诺是是”而在你死后反目为仇你伤心否?范仲淹在你有权有势时不怕杀头,不怕贬官对你劝了又劝,而在你无权无势后的灾难面前范仲淹不怕忤逆皇帝,不怕得罪众臣对你保了又保,请问“老佛爷”您想说点什么?面对范仲淹子孙对您的质问,您脸红否?
(笔者:范祥科,现任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
电话:13663356906  电子信箱:fanzhongyan_35@163.com)

发表于 2010-12-6 0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0-12-6 0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陵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和李皇后、杨皇后、刘皇后之墓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
发表于 2010-12-6 05: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刘太后坟墓上似头发的杂草,我不由地想问尊贵的刘太后一句,范仲淹为国家以忠心、公心谏了又谏,而你为个人以佞心、私心贬了又贬,你亏心否?在你有权时众臣“诺诺是是”而在你死后反目为仇你伤心否?范仲淹在你有权有势时不怕杀头,不怕贬官对你劝了又劝,而在你无权无势后的灾难面前范仲淹不怕忤逆皇帝,不怕得罪众臣对你保了又保,请问“老佛爷”您想说点什么?面对范仲淹子孙对您的质问,您脸红否?
言过了,言过了,,,
发表于 2010-12-6 08: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的故事也挺好看的
发表于 2010-12-6 08: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的确是能臣
发表于 2010-12-6 08: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以国家为重的人不多见了[em15]
发表于 2010-12-6 2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社会多些范仲淹这样的领导多好呀!
发表于 2010-12-6 23: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这以德报怨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皇帝和大臣,使刘后死后免遭一劫。
发表于 2011-4-8 07: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要向范仲淹学习!
发表于 2011-1-29 16: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代领导人都学范仲淹,
身为范氏自豪!
发表于 2011-1-29 16: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国先忧,愁民先愁,,,
乐国人乐而后乐!

发表于 2011-4-8 0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人和事我们都要学习!
发表于 2011-4-11 1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朱总理也是那种能臣,却落下这般惨淡的结局
发表于 2011-10-15 16: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angshu2011-1-29 8:43:51的发言:
三代领导人都学范仲淹,
身为范氏自豪!

的却很自豪!
发表于 2011-10-16 0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的能臣,都没有好下场。从商鞅、王安石、戊戌变法等等。
发表于 2011-10-25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孔子之后的又一教育家
先贤
发表于 2011-11-11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的故事也挺好看的


发表于 2011-11-11 17: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邻居你的笑容为谁?
发表于 2011-11-11 2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厉害,还是孔子之后 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童网

GMT+8, 2024-4-28 10:38 , Processed in 1.125028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328号-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