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在这个粽叶飘香时节粽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专家提醒,粽子虽味美,但吃法要健康,尤其要预防消化不良、慢性胃病的发作。
黏性高,适量食用
“粽子多以糯米制成,糯米蛋白大、黏性高,且粽子配料油腻”,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韩占波表示,正常人群食用粽子,进入肠道后可因消化不完全而引发消化不良、慢性胃病的发作。而本身就有肠胃机能障碍、蠕动不协调、慢性胃病的人群,更易导致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病的反复发作。
另外,一些肉粽子的较高脂肪、较高盐分,会使得消化变慢,刺激更多胃酸分泌,不利逆流性食道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容易加速胆囊收缩,导致胆结石患者胆囊发炎,而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痛风患者而言也是雪上加霜。
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应适量食用就好。如果发现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当早餐来吃不可取
韩占波表示,粽子要有健康的吃法。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很多人习惯把粽子当早餐来吃,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早晨是人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一旦进食过多,会刺激胃酸分泌,可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同时,还会出现泛酸、烧心、恶心等情况,从而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当然,晚上睡觉前也尽量不要吃粽子,否则会导致胃胀。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后散散步、慢跑、做做运动,这样便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或者吃些山楂片等等来帮助消化。
最好热吃,凉食易伤胃
粽子最好热吃,凉食易伤胃。另外,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凉拌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纤维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消化。由于粽子不易消化,如老年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多吃,如果食用,最好选择小个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的粽子。
韩占波特别提醒,在食用含有枣的粽子时候,要细嚼慢咽,慢慢吞咽,防止枣核卡住食道,造成食管异物或食道损伤。
小贴士
塑料绳扎粽有害健康
端午节又快到了,吃粽子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不过,小小粽子里还隐藏着隐患。
塑料绳一般都是用聚丙烯PP塑料做的,也有用聚乙烯PE材料做的,我们叫它PP塑料绳、捆扎绳或PE塑料绳等。
著名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教授说,包粽的绳不要选择尼龙绳或塑料绳,尼龙绳或塑料绳加热后会分解出甲醛类物质,对人体有害。
塑料绳的毒素会渗入沸水及粽子里,人食了被毒素污染的粽子,轻则有恶心及胃不适,重则会出现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董金狮说:塑料绳和尼龙绳原来是设计来包扎物品,而非包扎食品的,要加热的话,特别是长时间的蒸煮,各类毒素就会慢慢渗入食物之中,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煮粽子温度一般都会超过100℃,而且需要较长时间,一些便利超市里的粽子甚至会煮上几个小时。所以,大家购买粽子时尽量别买塑料绳捆绑的粽子,自己包粽子时,也别用塑料绳。